教育双减下的家长们:分数为重,仍存焦虑

摘要:

双减政策还是于7月份落地了。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

文/翟子瑶

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一纸政策让不少教育机构的股票大幅跳水,而在股价跳水的同时,也有不少家长开始担忧未来学科类教育机构是否会被取缔。

在孩子放假的这段时间,苏荣正焦急地为孩子寻找辅导老师,她甚至跑到邻居家问同年级的家长,哪里有合适的英语老师可以在暑期给孩子辅导。

苏荣的孩子今年上一年级,因为疫情期间上网课眼睛已经近视,她考虑到孩子的视力和英语补习,想给孩子报线下班却找不到合适的培训机构。苏荣在寻找线下培训老师的同时,也遇到了几名有同样需求的家长,她便联合这些家长一起给孩子找线下辅导老师。

以上的真实案例很像电视剧《小舍得》中田雨岚带着子悠在课外找老师辅导奥数的场景,通过朋友介绍靠谱的老师私下给孩子补习或将成为家长群中讨论的新话题。苏荣的例子并非个案,有的家长心系孩子分数,仍想利用暑假补习英语、数学等科目。

一方面是国家今年强调的减负政策,而另一方面是对文化课补习有需求的家长。

家长要什么?

7月2日,北京市教委发布有关暑期学校托管的相关信息。根据相关要求,托管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提供学习场所,开放图书馆、阅览室,有组织地开展体育活动等,不组织学科培训和集体授课。以学生为本,帮助家庭确有需要的学生过好暑期生活。托管服务适当收取费用,对家庭困难学生免费。

面对国家的暑期托管政策和学校给到家长的托管通知,DoNews(ID:ilovedonews)在采访家长们中了解到,家长们理解国家和学校的政策初衷是好的,但基于学校并没有给孩子开设一定课程,仅是“看孩子”的情况下,并不希望让孩子去学校上托管。

DoNews从家长方面了解到,各个家长群都在争相转发国家关于辅导班的政策。小康是外界称为朝阳区的“佛系”家长。学科类辅导班中,她只给孩子报了还原外教课的英语课外班,孩子很喜欢。其他课外班包括钢琴、舞蹈、美术,这次也不在政府的管制范围内。

小康告诉DoNews,“我支持政府这次培训班管理和排查,在本应该探索世界,增加认知的年龄,齐刷刷的坐在家里刷题,这一定是不正常的,我身边也有家长退了学科类的辅导班,这跟国家的政策也有关。”

在中高考的指挥棒下,只要当前的考试制度和分数存在,就一定会有补习文化课的存在。

“也有焦虑的家长在群里讨论给孩子报三科学而思,虽然有的家长不认同这种现象,但也硬着头皮给孩子加个班,因为大家都在刷卷子,放学都去上课外班,当孩子考不到高分,在班里落后了,就变成了家长的问题。”小康告诉DoNews。

在与家长的交流中,不少家长认为,政策制止学科类培训但国家也应该对学校所考内容进行改革,毕竟仍有很多考试内容是在学校书本上无法学习到的知识,它需要通过这类培训班去学习,以应对考试。

需要参加中高考的学生和家长们有着他们的担忧和压力,而对于一些小学生而言,艺术类培训自然无法避免。

冰火两重天

虽然政策管制了学科类辅导,但艺术培训、特长班并没有被一刀切死,前来上课的孩子们络绎不绝。

传说中海淀的“鸡娃”家长们也并非只盯着孩子的分数,他们也希望孩子接受更多学习音乐、美术等素质教育的时间,Vidan便是其中一个。

Vidan的孩子在暑假开始前参加了十天的室内乒乓球集训,平时的周末有乐高课程,乒乓球集训结束后,还有一个书法班。在Vidan的理念里,文化课固然重要,但同样要重视孩子的体适能训练,身体健康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更重要。

北京朝阳区华创广场三层,各个艺术培训在假期的下午有些忙碌。跆拳道、芭蕾、乐高等各中艺术类培训班门口都有家长在等待孩子下课。

艺术类培训排队咨询的家长和陪孩子上课的家长成为今年暑假的特色。在家长们看来,孩子的时间宝贵,学习效率重要,与其上学校的托管班,不如学几门艺术特长。

而另外一边的线下学科辅导则除了关门便是只有前台接待,暂停线下对学生家长的开放。在DoNews的走访中发现,学而思、精锐教育高端辅导处于线下门店有前台接待但没有学生家长。高思教育则是关门状态。

此外,《意见》中提到: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

有家长表示,孩子只能在学校参加一个社团,其他社团还没机会尝试,怎么能知道自己是不是感兴趣?本次国家的政策也对此有了一定修正。

家长蔡勇也感慨现在孩子的疲惫,暑假之前平时上学周末特长班,假期后仍然继续艺术特长的集训。平时也有绘本阅读和写作类的课程。本质在于家长的焦虑和期待都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过去是家里很多个孩子,家长顾不上,有一个有出息的就行。现在是一个孩子都是精英教育,所以要求就高。”

分数仍是“最高”指挥棒

“最近在家长群中,也出现了大学生在群内直接接单暑期家教的情况。”有家长向DoNews表示。

而据一位从事多年教育行业的校内老师告诉DoNews,“校外监管政策会起到一定作用,但根本上在于从家长端减少课外辅导班的需求,减缓家长的焦虑。”

尽管线上线下的学科培训取消,但家长仍然会以寻找家教的方式帮助孩子补习。《意见》中提到:“依法依规严肃查处教师校外有偿补课行为,直至撤销教师资格。”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学校教师在校外给学生开班补习的现象多年来屡禁不止,大多数教师以擦边球的行为给学生辅导,开班上课。国家推出更严格的政策后,家长们也会以找培训机构有教师资质的家教给孩子补习。

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认为,“家教市场的供给和需求自古以来就有,不管有没有整顿都会随着居民收入的提升而发展,这波整顿过后,一大批校外培训机构和在线教育平台倒下或者衰减,必然会倒逼一部分家长选择家教服务。”

但相比培训机构,家教市场更为分散和无序,监管的难度也更大,更多靠家长们之间的口碑传播和朋友推荐,难以制定量化标准。此外,由于市场信息透明度低,需要家长有更高的辨别能力、付出更高成本才能寻找到合适的家教。

“孩子小升初还要看成绩,中考、高考也看成绩,如果孩子假期不强化学习,分数怎么办?”

家长肖筱透露,她仍然给孩子报了某线上英语、数学的课程,为了孩子的小升初,她只能让孩子强化文化课的学习。“只要课程内容安排合理,有趣味性,补习英语数学,孩子也乐在其中。”

在肖筱看来,学校文化课的课时有限,内容过浅,如果无法应付小升初,保证去一个更好学校的情况下,她仍会理智的给孩子报一定的校外学科培训。

正如小康所说:“此次政策及时给这种畸形的课外班军备竞赛降了温,但打消不了家长的焦虑心态,很多课外班从线下挪到了线上,大班课变成了小班一对一。家长需要花更多钱和精力去攒小班课。课内虽然号称减负,但实际考试难度并没有下降,尤其海淀的学校,很多课内考试已经增加了课外的内容,家长不得不多学、提前学。所以想做到真正的课外班减负,和课内关系十分密切。”

可见,对于教育改革,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实现,它也更需要全社会的力量一同参与。我们也相信,家庭、教师、培训机构最终能够形成教育共同体,让学生能够轻松学,教师能够有资质教,培训机构能够有更严格的监管,这样才能利于教育行业的良性发展,也能利于家长们不被变成“鸡娃”们的社会畸态。

查看评论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