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周杰伦越发孤独

摘要:

粉丝又替周杰伦怒刷了一波存在感。12月11日晚,周杰伦在TMEA(腾讯音乐娱乐盛典)演唱了《给我一首歌的时间》+《我不配》+《安静》+《轨迹》,虽然不是正式演唱会,但每首歌前奏响起的时候80、90两代人的青春记忆也会被唤醒。旋即,#周杰伦yyds#便登上微博热搜榜首。


此前不久,Apple Music公布2021年全球各大市场音乐年终榜单,中国流行歌曲排行榜播放量最高的100首歌里有54首来自周杰伦;甚至,TOP10歌曲中周杰伦独占9席。很多上榜歌曲已发行六七年之久,但2021年依旧霸榜年度最热歌曲,其统治力恐怖如斯。

其实,往前推一个月,在周杰伦出道21周年时社交媒体就掀起了一股讨论热潮:为什么华语乐坛能打的只剩下周杰伦?

中国音乐缘何断层?

2000年11月7日,周杰伦第一张专辑《JAY》横空出世,2016年6月24日《周杰伦的床边故事》发行——16年时间,14张专辑,那是属于周杰伦的黄金时代。

彼时,华语乐坛百花齐放,除了周杰伦,还有张学友、陈奕迅、林俊杰、陶喆、王力宏一众悍将;然而回看当下,港台新人青黄不接,中国音乐正像香港电影一样走向没落,一个音乐至上的时代在远去。

这背后既有时代发展推动的产业革新,也有乐坛生态演化的异化萎缩。

首先,是音乐载体在革新进化。自从《同一首歌》掀起了热歌/金曲串烧的风潮之后,地方卫视纷纷效仿,音乐综艺成为攫取收视率的一个流量密码,后来才慢慢异化成“选秀”这样的养成系。

电视台、视频网站做的是用户心智和习惯的养成,资本则通过运作将音乐综艺进行改版,互动性更强、娱乐性更强,甚至将投票权下放到场外观众,音乐综艺自此备受各大卫视热捧 。


《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中国有嘻哈》无疑是后来登峰造极的案例,这些音乐综艺将创作娱乐化、赛制化,“秀”的部分盖过了创作甚至演唱本身,甚至让好好的唱歌比赛变成了卖惨比赛——选手唱前要卖惨、投票要卖惨、PK淘汰还要卖惨。

尤其当下,有媒体不完全统计,2021年,各平台、卫视推出了近50档音乐综艺,《中国好声音2021》《披荆斩棘的哥哥》等头部音乐综艺数量就达14部之多。

同时,歌手的上升通道也在悄然演变,互联网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更多的聚光灯,短视频平台替代过去的广播、唱片和音乐 APP等渠道,成为歌曲突破圈层的新载体。

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 8.73 亿,人均单日使用短视频应用的时长为 2 小时。而当短视频成为网友“杀时间”的利器之后,必然要蚕食音乐类 APP 的用户时长——据 Fastdata 极数发布的《 2020 年中国在线音乐报告》显示,短视频已经成为音乐平台之外第二重要的音乐作品推广形式。


这些“神曲”寄生在动辄日活跃用户数亿的抖音只要赌对了某个旋律很容易层层破圈,尤其那些让人上头的“神曲”听久了无不散发着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堆砌感,称为作品其实并不准确,称之为商业流水线“爆款单品”可能更恰当一些。

一位朋友开玩笑说,他们“只会唱不懂创作,为什么要称之为歌手,应该叫做‘表演技工’。”

以 TMEA公布的年度十大热歌榜单为例,几乎一大半曾走红于抖音,更像一种短视频“杀时间”的文化速食佐料,平台算法需要足够多歌曲去捕捉用户情绪,“神曲”创作填词时便会主动去抓受众情绪,爱情、分手、青春都是高频创作意向,反正要最大程度覆盖用户情感需求。

一整套从生产到消费都变得工业化,一遍哼出声,两遍唱起调,再刷下去很快就会被神曲的旋律洗脑。而现实的困境在于,用户习惯于被大数据喂养,审美和辨别能力在逐渐降低,自己却很难意识到这点。

“商隐社”认为这种现象的成因源于两方面:

“从供给端来说,中国流行音乐本来就起步晚,经历了一个井喷式的成长,泥沙俱下,资本趁虚而入,推动音乐综艺越搞越频繁,能脱颖而出的音乐人早已出头,太年轻的还需要现实中的磨砺才能拿出优秀作品;

从需求端来看,则是观众对模式老化、套路满满的综艺节目早已失去了新鲜感,依旧喜欢真正打动人心的老歌,或者直接去短视频平台刷旋律简单、歌词空洞的歌。”

前几年,李宗盛也在一次采访中提到“内陆比较糟糕和吃亏的是,它是一个井喷式的成长,跳过了整个发酵、酝酿的阶段,包括人才的进入、筛选、成熟。这个行业一开始有经济规模后,大量的其他行业投机分子都进来做流行歌,所以大陆整个流行乐坛空洞薄弱。”

时代变了,周杰伦没变

另外,华语乐坛内部生态的价值“异化”问题不容忽视。

近些年,微博上动不动就有粉丝拎着蔡徐坤、鹿晗之流的数据去battle周杰伦,尤其国内流媒体榜单常常被各种蹿红的鲜肉屠榜。

坦白说,这种battle意义不大——流量之于小鲜肉永远是流动的,而周杰伦可以21年屹立不倒、贯穿两代人的青春,两者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

而且,周杰伦的时代,唯有过硬的作品、扎实的声乐基本功、才华横溢的词曲能力,才可能说在各大电台、乐评人及音乐软件中占据一席之地。如今,音乐综艺虚假繁荣,人气点击、话题出圈不过是热闹的表象,实质上这类节目很难生长出如同周杰伦一样别具一格的新人,至于传唱度高的原创歌曲更是屈指可数。

虎嗅作者“六九的小号”曾在相关文章中如此分析周杰伦的“桥梁”价值:

“就一首歌而言,旋律是‘音乐教育’,歌词是‘语文教育’。在此背景之下,中国‘音乐创作者’和‘音乐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被拉到了非常遥远的距离。

在这过程中周杰伦这样的歌手是‘桥梁’,既可以保证作品通俗和流行,又可以通过自己掌握的各种娴熟技巧和对音乐的理解带普通听众去感受音乐的多元。当下,像周杰伦这样起关键作用的歌手已经不存在了,所以那些平淡的歌能刷爆所有平台。”

甚至,现在整个音乐工业链条一再被压缩,一首歌可以通过抖音、快手、B站甚至唱吧这样的app出圈,发布成本极低。但这些作品又陷在流量的撕扯之中,虽然都配着朗朗上口的旋律却都面容迷糊。

以上种种,导致华语音乐成为文化艺术载体中衰落最快的一个。难怪黄舒骏说:“在这个年代,如果没有周杰伦,会更寂寞。”

至于对音乐作品“含金量”的争论,流行程度固然可以作为一个度量值,但好听和受众广,未必是好作品。记忆比较深的是2005年,蔡依林在春晚唱了《爱情36计》,周杰伦发了新专辑《十一月的萧邦》。那一年《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红遍中国,《香水有毒》《求佛》是最流行的铃声,但它们对整个音乐生态只能勉强算作热闹的调剂品。

而且,相比起音乐作品流行与否,用户对其的付费意愿更能彰显价值。

为什么QQ音乐里周杰伦的歌收费还会常年占据榜首?答案很简单,很多人不是充会员顺带听周杰伦,而是为了听周杰伦甘愿付费。我们不仅仅是在为周杰伦及他的歌买单,还有他陪伴我们整个青春,让我们从懵懂少年跌跌撞撞成年的美好时光。

那个年代,很多乐评人也曾笃定的宣称,周董已经江郎才尽了,结果一晃十几年依旧是绝对的顶流。甚至,现在周董真的不营业了,大家又开始无比怀念起来。

其实单单从作品角度去看,周杰伦歌中的R&B、Hip-Hop,以及古典与流行、中国风的融合都显示出其拔群的创作才情与鲜明个人风格,当下能够两者兼备的歌者寥寥无几。

纵然再有这样的少年横空出世,如今的时代背景和公众情绪与周董走红时截然不同,整个行业现在缺乏内生性的良性竞争,更何况浮躁的市场很难给一个年轻人充足的耐心去沉淀自我。

而且,《寻找周杰伦》的导演林爱华曾说过,“他(周杰伦)个人风格太强烈,很适合当歌手”。就是说,周董身上还有很多天赋之外的东西。

此前在社交媒体上一直有一个问题:如果将来某天周杰伦过气了怎么办?

一个高赞回答这样写道,“我们喜欢的是任性的周杰伦,如果哪天他变得不任性、不搞怪、不可爱、不傲娇、不再像个小公举了,变得也像其他歌手一样去迎合观众,流行什么唱什么,试问谁还会喜欢呀?”

至于周董什么时候出新专辑,其实他早都告诉我们了——“mojito(莫急,拖)”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热门评论

>>共有0条评论,显示0
更多评论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