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烹煮大白鲨背后:视频平台博出位的“流量密码”尚需进一步破解

摘要:

近日,在两大头部短视频平台各拥有超百万粉丝的美食博主“提子”,因拍摄烹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噬人鲨(也称“大白鲨”)的视频,引发轩然大波。目前,警方已控制了相关人员,鲨鱼的价值也在进一步评估中。有律师表示,该主播的行为已涉嫌构成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最高或面临10年以上刑期。

50531B35EC7CAF856330D994B06508DC83E233B6_size57_w600_h796.webp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虽然“提子”的账号已经被相关平台停用,但是通过网友的存档翻看,用粗暴的方式烹食巨量海鲜,是这位主播的常用套路——夸张的食材、娇小的身躯、一惊一乍的呼喊……

从观感上来讲,这些视频没有任何美感,纯粹是为了满足猎奇心理而拍摄,以致最终铤而走险,跨过了法律的边界。

309515F6A89426066778C58DBCC1BA3B5851F649_size471_w481_h770.webp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部分网友评论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层出不穷的“翻车”事件已经成为视频平台“常客”,虽然已有相关措施出台,但此次事件依然提醒着我们:博出位的“流量密码”尚需进一步破解。

以此次事件的短视频平台为例,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年来短视频迅猛发展,已成为网民的主要信息来源渠道之一。7月26日,国内第三方数据机构QuestMobile发布的《2022中国移动互联网半年大报告》称,截至6月末,我国网民人数达11.9亿,其中,短视频的使用总时长占比达近三成,比第二位的即时通讯还要高6个百分点。

在庞大的用户规模与有限的注意力下,为了在短短几秒内吸引用户,短视频创作者开始“各显神通”。利用人类天生的猎奇心理,便成为了一些短视频创作者的解决方案。硕大的标题、吵闹的背景音乐、夸张的情节等一系列能够直接刺激到观者神经的素材被大量采用,当创作者因此尝到了流量的甜头之后,整个过程旋即形成循环,并诞生出了一批生产类似短视频的“视频工厂”。

我们应该看到,在现行的短视频生态下,“视频工厂”的出现本质上是想用最经济的方式进行流量积累,再通过直播带货、打赏等方式实现变现。然而,在上述生产机制下,内容同质化与低俗化已经成为了短视频的行业痛点,并且大大制约了短视频的进一步发展。

电影《让子弹飞》曾有一个经典的场景:姜文饰演的“假县长”张麻子与葛优饰演的“师爷”马邦德曾就如何挣钱进行过一番讨论,马邦德说挣钱只能跪着,“挣钱,不丢人”;张麻子却表示,有实力有秩序,他站着就能把钱挣了。

套用在短视频的生产机制上,这至少提示着我们两点:一是短视频的生产者自身的肚子里要有墨水;二是短视频生态离不开规范下的导向。事实上,前段时间让某教育机构“出圈”的“看直播带货学英语”就充分说明,市场对于优质的直播是会买单的,且态度也是积极的。

至于规范下的导向,从国家层面到平台层面,已有不少措施出台。例如,今年6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文化与旅游部印发的《网络主播行为规范》中,就提出网络主播应自觉摈弃低俗、庸俗、媚俗等低级趣味,并引导用户理性互动、合理消费。与此同时,各大头部视频平台也相继推出了各类准则,例如显示网红所在MCN公司、公布账号所在IP地址等,都意在规范平台生态。

4.webp

哔哩哔哩B站也于近期开始显示MCN机构名称 图片来源:B站截图

不过,应该注意的是,在隐秘的角落里,还有一位熟悉的陌生人——算法。需知,在各大平台上,包括短视频平台在内,每一条呈现在我们手机屏幕上的内容都是算法驱动下的结果。

有学者指出,看似非人格化的算法绝不意味着客观、中立,相反,算法体现出来的效果是有价值观的,会导致了“信息茧房”“大数据杀熟”等弊端。因此,在接下来的举措中,实施算法审计、推动算法向善,或是应有之义。

热门评论

>>共有0条评论,显示0
更多评论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