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单车涨价 早些年风行一时的共享经济真的没有未来?

摘要:

7个月前哈啰出行宣布共享单车全面涨价时,无数网友吐槽共享单车越来越贵了。近日,美团也宣布,从8月10日起,美团共享单车7日卡从10元调整为15元,30天卡从25元调整为30元,90天卡从60元调整为90元。不过美团单车经常会有优惠活动,除全国通用卡外,其他可能会有6折左右优惠。


早些年共享经济非常火,其中有两项最为热门,一项是共享单车,另一项是共享充电宝。可自打共享经济开始普及之时,就有许多人不看好共享经济,较为有名的是有“国民老公”之称的王思聪,他曾直言,如果共享充电宝能成功,他就“吃翔”。

如今共享经济的热度确实不如以往,共享单车更是不断涨价,在电商平台,一辆普通自行车也就100多元,只够骑半年共享单车。在共享单车纷纷涨价的情况下,消费者已经开始思考,究竟是骑共享单车划算,还是自己买一辆单车划算。

共享经济,为何由盛而衰?

早在2007年,中国就引进了共享单车,那时还是各地政府主导和管理,有统一的地方停放共享单车。这种形式最便于管理,共享单车的取放都有固定位置,市场不会混乱,但也因此难以普及。直到2016年前后,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通过App就能启动的共享单车迅速普及开来,那时摩拜和ofo两大品牌堪称家喻户晓。

一时间,众多共享单车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不断造势寻求投资。只是好景不长,前期烧钱本来就严重,竞争又那么激烈,许多企业没坚持太久就倒下了。经过大浪淘沙,如今共享单车行业已经形成了哈啰单车(阿里巴巴)、青桔单车(滴滴)、美团单车(美团)三足鼎立的局面,也只有这三家,能有充足的财力竞争。


分析共享单车行业为何由盛转衰,小雷认为有三大主要原因。第一,经营成本太高。可能有些人会认为共享单车经营成本不高,批量购买单车的成本很低,买来放在那里就不用管了。事实并非如此,企业需要为产品的维护付出大量成本,比如说用户随意停放的共享单车,都会有专车拉走放到人流相对密集的场所。

经营和管理共享单车也不容易,今年7月底昆明某共享电单车负责人因自己管理区域的共享电单车出现了坐垫被划伤的情况,出于报复心理,他酒后划伤了70辆其他品牌的共享电单车,可见管理者的压力之大。

此外,共享单车、电单车、电动车的出现,还影响到了网约车、出租车的生意,国内曾出现过出租车司机破坏共享单车的事件。这些成本,共享单车企业都需要承担。


第二,共享单车存在不规范的情况,乱停乱放是常态,不但影响市容,还可能影响交通。因此,现在共享单车都设置了禁停区,这下是不影响市容了,但我们使用共享单车就不方便了。

其他共享经济,如共享充电宝,虽然不需要承担被破坏的风险,但放置共享充电宝的地方,通常会向企业收取租金。一些地区的共享充电宝,可能连租金都无法收回。正因如此,景区、大型商场等地区的共享充电宝才会格外贵,因为那些地方的租金本身就比较贵。

与共享单车相比,共享充电宝涨价更为严重,而且按照区域不同,价格差别也很大,某些景区甚至出现了10元1小时的充电宝,充电速度没有涨,价格却越来越贵。经营成本高了,企业为了避免亏损,必然要将这部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头上,这就导致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越来越贵,甚至不如自己买辆单车、买个充电宝划算。


第三,投资者不看好,企业退押金都成问题。共享单车的收费模式比较单一,基本只有收取会员费一条,但因前期投入太多,基本都处于亏损状态,所以必须不断寻求融资。然而长期亏损,投资者可能会失去信心,一旦失去投资者的扶持,资金链断裂,那企业就摇摇欲坠了。

更离谱的是,共享经济企业营收太低支出又高,为了收集资金扩张,会向用户收取押金,但资金链断裂后,这些企业可能连退押金的钱都拿不出来。前几年就已倒下的某共享单车企业,到今天还没退完押金。

正因如此,共享单车行业才会只剩下青桔单车、哈啰出行、美团单车三大巨头,因为他们背后的金主资金雄厚,不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这三家的共享单车,基本都有免押金服务。然而目前存在的问题,已经让投资者疑虑,别说赚钱了,能否拿回投进去的钱都需要深思。

退押金事件是引爆共享经济行业的导火索,恶性循环下去,敢入场者越来越少,整个行业都给人一股日薄西山的感觉。

共享经济,还有未来吗?

小雷查询了青桔单车、美团单车、哈啰出行的财报,虽然数据不算全面,但都指出共享单车业务基本都处于亏损状态,相比之下共享电单车的盈利情况好一些。小雷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共享电单车需要停放到指定地点,经营成本低一些。在频繁涨价之下,共享充电宝企业倒是有不少扭亏为盈。

十余年的发展,都未能让共享单车盈利,小雷不禁思考,共享经济是否还有未来。其实在评价共享经济时,许多人存在误解,认为共享经济就该便宜,其实共享经济真正的意义,应该是应急和填补那些我们不方便自带设备的场景,贵本该是常态。


比方说共享单车,如果是每天固定要走的路线,比如说小雷去地铁站,自己买辆单车肯定更方便。到某个不常去的地方,公交车、出租车又无法到达,这时就需要共享单车带来方便。共享充电宝同样如此,我们确定要出远门,完全可以自己带一个,只有忘记自带充电宝,或者遇到突发事件,才需要用到共享充电宝。

既然是用于应急,而非日常使用,那么共享经济贵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不过共享经济企业要想做大,就必须根据使用场景进行更改。就以共享单车举例,哈啰出行依然将目光盯上了景区,在景区内推广共享电单车、共享多人车、共享电动三轮车等。景区内共享经济便于管理,用户取车和还车非常方便,而且还能有固定的用户群体。


这种转变是哈啰出行经营共享单车多年寻找到的出路,虽说不一定的是最好的方向,但却是必须的尝试。上文也说了,共享经济最大的作用是应急,这点无论行业怎么发展,都不会改变,而我们总会有需要用到它们的地方,所以共享经济可能会衰退,但绝不会消失。

未来的共享经济,头部化会更加严重,成为阿里巴巴、美团、滴滴这种巨头的专属,哪怕是这些巨头不涉猎的分支行业,也必须向它们寻求投资。这些巨头拥有足够多的资金,在前期无法盈利的情况下,增加投资、建设生态。

美团单车、青桔单车、哈啰出行三家,都应当避免盲目铺设和扩大共享单车覆盖范围,将设备尽量部署在其他交通工具不方便使用,且用户不太方便自己购买设备的地区。虽说这么做营收会减少一些,但相对的,运营成本也会大幅降低,总体利润可能还会高一些。

其它小企业想要入场,从一开始就要想清楚设备部署的范围,将利润率提升到最高才重要。只有能够做到盈利,才能吸引投资者,企业进入良心循环后,再去普及设备的覆盖范围方位正解。

查看评论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