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又开始招人了 芯片、AI招聘霸榜高薪职业

摘要:

就业作为民生之本,一直是全国两会热议的话题。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就业方面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随着疫情的结束,经济复苏、大厂纳新,就业市场也逐渐回暖。2月27日,美团宣布启动2023年春季校园招聘,时间周期将持续至5月末。

此次招聘将录用超4000名高校学生,涵盖技术、产品、商业分析等多类岗位,工作地点包含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十几个城市。

携程方面也透露,今年春招将提供1500个工作机会,相较去年增加30%以上。与此同时,小米华为京东、米哈游等一众互联网大厂也都纷纷开启春招。

数据显示,2023年春招计划扩招的企业占比35%,且扩大校招投入的企业占比22%,远大于校招岗位和预算缩减的企业占比。

智联招聘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春节后一个月招聘市场亮点及人才流动特征来看,线下消费、新能源、新业态为节后招聘市场增长亮点,IT互联网、芯片、AI等科技行业备受求职者青睐。

不过,也有不少专家表示,今年的就业形势虽然会比过去三年好,但依然不容盲目乐观,劳动力结构性供给不足、大学生竞争激烈、岗位吸引力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

01

芯片、AI招聘霸榜高薪职业

在各行各业加速数字化的背景下,要问哪个行业人才市场最火热,IT互联网当仁不让。

智联招聘《2023年春招市场行情周报》(以下简称《周报》)显示,春节后的第二周,IT服务(系统/数据/维护)、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互联网/电子商务、通信/电信/网络设备等IT互联网行业求职火热,环比增速均达75%以上,包揽求职增速榜TOP 10中的5个位置。


图源:智联招聘

同时,IT互联网行业也成为其他行业转行、跳槽的首选。其中,文化娱乐、金融业、商业服务从业者想转入IT互联网的意愿较高,占比分别为23.7%、20.5%、16.9%。从年龄结构来看,95后求职者更多分布在新兴行业,其流动人才在IT互联网行业占比为24.0%,高于总体的18.7%。

互联网大厂似乎有种魔力,紧紧吸引着年轻人的目光,因此有不少求职者表示能进大厂的都是经历过“厮杀”的人。但真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入职网易一年的小博(化名)是这样告诉《IT时报》记者的。

2021年,正在寻找实习机会的小博对大厂情有独钟,字节、B站、米哈游、腾讯等十几家,他都投过简历,但每次进入面试阶段都被刷了下来。心有不甘的他积累经验,将目光锁定在网易上,于是便通过官号发布的外团招聘消息再次投递简历,没想到在一个月后就收到了面试通知。

“因为属于外团岗位,我报的又是游戏宣发,面试时就简单问了些做账号的思路、逻辑,以及在宣传营销上的策略等问题,就通过了。”顺利进入外团后的小博结识了网易员工,并随后通过内推,成功获得正式职位。

回想起来,小博表示,当年春招竞争非常激烈,技术岗位不仅需要过硬的能力,还要有拿得出手的作品,而非技术岗位基本没有可能。反而是通过社招到外团再到内推这样层层递进的方式,获得职位的机会更大。

不过,如愿进入大厂的小博也拥有了新焦虑。“我已经有点想跳槽,感觉游戏宣发做不下去了。”小博告诉《IT时报》记者,自从暴雪在中国停运后,网易可以说是“大失血”,裁员频频,裁掉一整个项目团队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而对于小博来说,自己正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

尽管裁员的新闻不时传出,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大厂确实提供和创造了许多就业岗位。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等机构联合完成的《2023中国数字经济前沿:平台与高质量充分就业》研究报告显示,以微信、抖音、京东等为代表的平台,2021年为中国净创造就业约2.4亿,为当年约27%的中国适龄劳动人口提供就业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ChatGPT聊天机器人火爆全网,人工智能颠覆式提升工作效率的能力为更多企业所了解,相关职位招聘薪酬因此快速增长。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芯片、人工智能工程师在春节后四周连续霸榜高薪职业前两名,且平均招聘薪酬环比持续上涨,在节后第四周分别达到28422元/月、25148元/月,高于节后第三周的25541元/月、22883元/月。此外,高级管理、软件研发、通信及硬件研发等职业也持续位居薪酬榜前列,春节后第四周的平均招聘月薪超1.6万元

02

求职人数增速超过职位供给量

“卷又卷不过,躺又躺不平,摆又摆不烂。”这句在网上流传甚广的调侃话语,道出了多少毕业生的无奈与辛酸,2022年毕业的阿飞(化名)就是其中之一。

“还能怎么办,先找个班上着吧。”阿飞告诉《IT时报》记者,第一次考研的时候,因为英语没过线,与心仪院校失之交臂;去年“二战”本想下狠功夫,但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他连学校都不能回。好不容易准备完毕业答辩,他便一头扎进书海。

但运气不好的是,在考研前两天,阿飞阳了,拖着昏昏沉沉的脑袋坚持考完,成绩可想而知。如今阿飞已经接受了现实。“2月底以来,我已经在网上投了几十家,大部分显示‘已查阅’,但还没收到面试消息。”阿飞说,两年时间自己只想着考研,对于应聘、面试毫无经验,焦虑的心从正式毕业起就没停过。

《周报》显示,2023年春节后复工复产的一个月,就业市场上招聘职位数逐周增长仍未触顶。以第一周招聘职位数为基数1,第二、三、四周的招聘规模指数分别为1.2、1.25、1.28。

看似机会增加,但对于阿飞这样去年的毕业生来说,也许正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根据人社部数据,2023届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比2022年增加了近100万。《周报》呈现出来的求职人数也在不断递增,以节后第一周简历投递量为基数1,第二、三、四周的求职规模指数分别为1.59、1.77、1.76。求职人数增速超过招聘职位供给量。

今年找工作的人比较多,特别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可能会更突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李长安表示,从劳动力市场供给看,高校毕业生就业正面临着,就业需求下降且短期内难以改变;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与劳动力市场结合力度不足;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术发展冲击劳动力市场等诸多问题。而现在,部分大学生缺乏一技之长,片面追求学历,在劳动力市场难以找到合适的位置。

对此,李长安建议要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面对众多招聘网站和海量信息,求职者会比较茫然,应举办一些专场招聘会、专业招聘会,减少高校毕业生找工作的成本。最后,高校毕业生也要转变就业心态,积极找工作,对收入的预期也不能太高,摆正就业心态才能更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

03

求稳成常态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在疫情之后追求稳定工作成为求职者强烈的心愿之一。

数据显示,看重“工作稳定,没有被裁风险”的求职者占比33.9%,相较去年的26.8%,上涨7.1%,“看重程度”从去年的第五位升至今年的第二位。而去年求职者最为看重的“平台大,升职空间大”,今年占比34.1%,低于去年的42.6%。求职者的择业倾向从“求大求热”向“稳定安逸”转变。

“当时正好疫情暴发,基本没有工程可以做,公司就将8成的实习生裁掉,我就是其中之一。”学习建筑工程专业的蔡晟铭(化名)2021年毕业后在一家建工集团工作,结果六个月不到,就被公司裁员

蔡晟铭告诉《IT时报》记者,失业将近一年的时间里,自己投了将近70份简历,但却没有拿到Offer,“可能和专业有关系,网上招聘的单位一般都需要2到3年的工作经验,我在实习期被裁员,失去了应届毕业生身份,这就是卡住我的关键。”

“我现在什么都不想,只求一份稳定的工作。”今年,在父母的劝说下,蔡晟铭最终走上了考编的道路。

三年疫情不仅让从业者开始求稳,也让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同时对物流、快递等服务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周报》显示,春节后的第一周,医药/生物工程以43.5%的简历投递量同比增速排名第一;物流/仓储简历投递量同比增速为43%,位居第二。

这背后与活跃的平台经济息息相关,众多灵活的就业岗位应运而生。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群总量已超过2亿,其中超过90%属于非自愿灵活就业者。这些外卖小哥、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正面临着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收入不稳定等诸多现状。

今年全国两会中,不少代表和委员关注到平台经济与灵活就业问题。民进中央建议,健全劳动者权益分类保障机制,量身定制企业、劳动者双方都能承受的社保参保标准及形式。同时,出台减税降费、财政补贴等政策,鼓励和督促平台企业落实用工主体责任,为从业人员提供必要的商业保险支持。

查看评论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