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较低成本及先进技术 中国电动汽车供应链致力在国外市场立足
电动汽车供应链上的中国企业表示,尽管存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安全担忧,但较低的成本和技术领先地位将有助于他们获得与西方企业的交易。尽管美国和欧洲对中国作为技术超级大国的崛起感到担忧,但中国生产从电动汽车底盘、自动驾驶软件到电池中使用的钴和镍等各种产品的公司都希望找到海外合作伙伴。
中国电动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悠跑科技(U Power)的创始人李鹏声称,与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合作,可能意味着外国公司开发汽车的速度比传统速度快数年,并将成本降低一半之多。该公司在中国安徽合肥以及美国硅谷设有办事处,设计和销售电动汽车底盘。
外国汽车制造商正在意识到这些优势,他指出大众汽车去年与中国竞争对手小鹏汽车达成7亿美元的合作。这笔交易之后,Stellantis很快向中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零跑汽车投资15亿欧元。
李鹏称,“这些跨国公司已经证明,即使是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如今也必须购买中国的解决方案,以节省时间并获得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据悉,悠跑科技今年1月签署了一项协议,为纽约电动汽车初创公司Olympian Motors提供滑板式底盘。该公司还与新加坡的FEST Auto合作,向欧洲物流市场销售电动汽车。
另一个例子是,总部位于深圳的光峰科技为中国近一半的电影院提供激光投影仪,该公司将为宝马的一些最新车载显示器提供激光技术。总部位于深圳的DeepRoute.ai(元戎启行)已经在美国设立了办事处,目前正在欧洲设立办事处,销售其无人驾驶汽车地图技术。
这一趋势凸显了中国的信心,即欧洲和美国在适应更智能、更清洁的汽车转型方面比中国同行慢,但它们需要帮助来建立本土电动汽车产业,这将战胜贸易紧张和脱钩举措。
总部位于北京的Trivium China咨询公司副总监科里·库姆斯(Cory Combs)表示:“即使美国也意识到,中国的参与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可能性——可以受到严格控制,但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参与。”
中国企业也在开发新的方法以在国外市场立足,而不仅仅是从中国出口产品。这包括在欧洲和北美设立工厂和研究中心,以及与欧洲和美国公司组建合资企业。
比亚迪已宣布计划在匈牙利建立一家工厂,并正在考虑在墨西哥建立生产基地,因为该公司着眼于欧洲和美国的销售。
一些中国电动汽车电池材料生产商正通过与韩国工业集团建立合资企业,以更迂回的方式进入西方市场。其中包括中国最大的关键电池材料生产商浙江华友钴业、在全球高镍正极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容百科技,以及规模较小的电池材料集团中广新材料和GME资源。
悉尼科技大学中国工业和创新专家Marina Zhang表示,近年来,西方国家对“锁定”依赖中国的供应链的态度有所加强,“来自中国的任何投资,特别是国有或国家支持的公司,甚至被认为与国家有联系的公司,都会立即发出警报。在谈论军事、电信之前,现在我们谈论关键矿产、能源。”
悠跑科技李鹏是希望自己的公司被视为“全球化”的中国电动汽车高管之一。为此,悠跑科技的美国子公司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具有独立的股权结构,“我不知道监管机构会如何看待这一点,但我将‘该公司’规划为全球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