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望远镜探测到迄今发现最远的活跃超大质量黑洞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正在探测接近时间曙光的星系,以兑现它改变我们对早期宇宙认识的承诺。其中一个星系是异常明亮的 GN-z11 星系,它存在时宇宙的年龄只有现在的一小部分。它是迄今观测到的最年轻、最遥远的星系之一,也是最神秘的星系之一。它为什么如此明亮?韦伯似乎已经找到了答案。
科学家们利用韦伯望远镜对GN-z11进行研究,还发现了一些诱人的证据,证明在这个偏远星系的外围存在着群体III恒星。这些难以捉摸的恒星是宇宙中第一批发光的恒星,纯粹由氢和氦组成。虽然从未对这类恒星进行过明确的探测,但科学家们知道它们一定存在。现在,有了韦伯望远镜,发现它们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了。
这幅由韦伯的近红外相机(NIRCam)仪器拍摄的图像显示了 GOODS-North 星系场的一部分。右下方的拉线突出显示了GN-z11星系,它出现的时间距离宇宙大爆炸刚刚过去4.3亿年。图像显示了一个延伸部分,追踪着 GN-z11 宿主星系,以及一个中心源,其颜色与黑洞周围吸积盘的颜色一致。资料来源:NASA、ESA、CSA、STScI、Brant Robertson(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Ben Johnson(剑桥大学天文学院)、Sandro Tacchella(剑桥大学)、Marcia Rieke(亚利桑那大学)、Daniel Eisenstein(剑桥大学天文学院)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的两个研究小组深入时空,研究了异常明亮的星系 GN-z11。
这个星系最初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探测到的,它是迄今为止观测到的最年轻、最遥远的星系之一,它是如此明亮,以至于科学家们都很难理解其中的原因。现在,GN-z11 透露了它的一些秘密。
一个利用韦伯望远镜研究 GN-z11 的小组发现了第一个明确的证据,证明该星系的中央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正在快速吸积物质。他们的发现使这个星系成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远的活跃超大质量黑洞。
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和卡弗里宇宙学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员罗伯托-马约利诺解释说:"我们发现了超大质量黑洞附近常见的极致密气体。这些是GN-z11所在的黑洞正在吞噬物质的第一个明确信号。"
利用韦伯望远镜,研究小组还发现了通常在吸积型超大质量黑洞附近观测到的电离化学元素的迹象。此外,他们还发现该星系正在释放出一股非常强大的风。这种高速风通常是由与剧烈吸积的超大质量黑洞相关的过程驱动的。
同样来自卡文迪什实验室和卡弗里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汉娜-于布勒(Hannah Übler)说:"韦伯的近红外相机(NIRCam)发现了一个延伸部分,它追踪着宿主星系,以及一个中央紧凑源,其颜色与黑洞周围吸积盘的颜色一致。"
这些证据共同表明,GN-z11 内有一个 200 万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它正处于吞噬物质的非常活跃阶段,这也是它如此明亮的原因。
第二个小组也是由马约利诺领导的,他们利用韦伯望远镜的近红外摄谱仪(NIRSpec),在围绕着GN-z11的光环中发现了一个气态氦团。
马约利诺说:"除了氦之外,我们看不到其他任何东西,这表明这个团块一定是相当原始的。这是理论和模拟在这些时代特别大质量星系附近所预料到的--在光晕中应该有原始气体的小块存留,这些气体可能会坍缩并形成群体III星团。"
寻找前所未见的第三族群恒星--几乎完全由氢和氦形成的第一代恒星--是现代天体物理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这些恒星预计质量很大、光度很强、温度很高。它们的预期特征是存在电离氦,而不存在比氦重的化学元素。
第一批恒星和星系的形成标志着宇宙历史的根本性转变,在此期间,宇宙从黑暗和相对简单的状态演变成我们今天看到的高度结构化和复杂的环境。
在未来的韦伯观测中,Maiolino、Übler 和他们的团队将对 GN-z11 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并希望加强对可能正在其光环中形成的 Population III 恒星的研究。
《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Astronomy & Astrophysics)已接受发表关于GN-z11光环中原始气体团块的研究成果。对GN-z11黑洞的研究结果于2024年1月17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这些数据是作为JWST高级深河外星系巡天(JADES)的一部分获得的,JADES是NIRCam和NIRSpec团队的一个联合项目。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太空科学观测站。韦伯正在揭开太阳系的神秘面纱,眺望其他恒星周围的遥远世界,探索宇宙的神秘结构和起源以及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韦伯望远镜是一项国际计划,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领导,其合作伙伴包括欧洲航天局(ESA)和加拿大航天局(Canadian Space Agency)。
编译自: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