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电影消失了?
你有多久没看过一场3D电影了?三、二、一,好,还没想起来的朋友可以停止回想了:想不起来非常合理。至少近三个月内,没有孩子的观众是没什么机会欣赏3D电影的,因为今年票房前十的电影中,提供3D版本的只有《熊出没》一部。毫无预兆地,3D电影突然消失在了中国影院。
曾经电影行业的宠儿,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划过时代的脸庞,风干在银屏上。
罗马不能在一天建成,也不会在一天倒塌,3D电影的衰落其实早有征兆。
只不过,对于经历过《阿凡达》震撼的观影者来说,情感深处的某个角落始终还是为3D保留着一座神座。
无怪乎我们刻骨铭心,实在是彩色电影普及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影院观众再未体验过这种“划时代”的革新感。
每年都有导演挑战新技术,但那些“激动人心”的变化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几乎是不可感的:除了诺兰本人,恐怕没谁在乎《星际穿越》是不是使用了35mm加70mm的IMAX胶片。
很执着,很优雅,但某种特殊规格的胶片,显然不可能成为我们走进影院的理由,而3D可以。
十四年前那个冬春之交,昏暗的影院里,无数只手伸向空中,试图将近在眼前的荧光孢子轻轻拢进掌中。如梦似幻,似幻似真,潘多拉星球就这样蛮不讲理地突破第四面墙,来到每个人触手可及的距离。
3D电影裹挟着未来无尽的可能性哐地一声出现,砸得每个人头晕目眩。
在小屏幕日益抢占娱乐时间的时代,它重新给了人们走进影院的理由——只有在电影院,才能看到这样的画面。
于是接下来,属于3D电影的狂飙时代来得顺理成章。
2009年,中国只有900块适合放映3D电影的数字银幕,第二年,银幕数飙涨至1460块,十年后,全国8万块银幕中,有四份之三可以放映3D电影。
疯狂在2016年抵达顶点,这一年,票房前十的影片,只有一部《湄公河行动》没有3D版本。《美人鱼》《疯狂动物城》《魔兽》《美国队长3》等其余9部影片不是只有3D就是3D排片远超2D。
这些电影吃走了全年近70%的票房。
热门档期走进影院,几乎没得挑拣,放眼望去,全是3D电影。当时便有影院经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拿2D和3D做过对比,观众就是爱看3D。”
realorfake3d.com列举的2015、2016年真(左)假(右)3D电影。
但跑得太快,在中国市场上已经近乎某种诅咒,狂飙突进很少不以悲剧结局。
3D电影的滑落正是从2016年开始,此后,3D电影的数量和票房占比一路走低。
到2020年,全年3D电影数量占比已经下跌至7%,票房占比也从当年的69%跌到了可怜的15%。
此时,3D电影的颓势便已显露,只不过人倒架子在。很多外国大制作还是会被转制成3D格式在国内上映,给3D留住了最后的体面。
但无论如何,3D的祛魅是遮掩不住的,即便是开山鼻祖《阿凡达》也无法挽回颓势。
众所周知,《阿凡达》系列不以剧情见长,一整套星际版的“风中奇缘”堪称俗套和平庸。
但对于第一部,观众宽容得出奇,在视效的绝对震撼后,没有人苛责剧情,所有评论汇聚向同一句脏话:“操,真他妈牛逼!”
13年后,同一批观众显然不再耐心:“《阿凡达2》:从张家界到马尔代夫。”
“我的膀胱里积满了从剧本里挤出来的水。”
卡神的视效依旧是卡神的水准,然而观众已经不再如当年般“没见过世面”,于是人们变得挑剔和刻薄起来。
祖师爷这一战,票房说得过去,但对比多年前那场喧天的热闹,却是彻底泄了3D电影的气。
转过年来,2023年,除了动画片,几乎很难想起一部有名的3D电影。
事实就是没有,一部都没有,即便是最“适合”拍摄3D版本的《流浪地球2》也没有采用3D。
流行品的消逝总是这样悄无声息,甚至没有来得及发出一声呻吟,3D电影便不再被提起。
然而3D电影从万人迷到万人嫌,究竟是为什么?
从观众的角度来说,这事儿不言自明。
为什么不看3D电影了?因为被坑怕了。
但凡是近十年走进过影院的,就难免吃一次“中国特供3D”的血亏。
什么是中国特供3D,就是本来以2D形式拍摄的影片,为了进入中国市场,临时转制成的3D。
众所周知,一部真正的3D电影,需要使用专门的3D技术拍摄,两台摄影机,分别模拟人类左眼和右眼看到的画面,最后通过计算机合成出3D效果。
这样做,成本高昂,技术难度也不低。因此市面上还有一种“转制3D”。
所谓转制3D,就是通过后期流程,将一部普通2D电影分出左右眼画面,形成3D效果。这样转制一部影片,通常只需要500万元成本,甚至更低,相比实拍3D,着实价廉。
高质量的《泰坦尼克号》转制3D,花费了两年时间,1800万美元
但价廉不代表物美,最常见的情况是,转了,但“如转”。
某些微妙的时刻,能出现一些立体效果,而更多情况下,看起来“只有字幕是3D的”。
抱着看《阿凡达》的期待走进影院,结果发现自个儿是cos了个瞎子看戏——全程戴着墨镜,看了个天昏地暗。
不仅如此,还有更糟糕的情况。
很多影片之所以不3D拍摄,正是因为它不适合3D。
比如当年引起过众怒的《谍影重重5》,直到今天打开豆瓣,前排影评还是在吐槽3D。
《谍5》拍得相当精彩,充满激烈动作、摇晃画面与快速跳切。但这些精彩的镜头表现力转制成3D后,就成了史诗级灾难,所有动作糊成一团。
看完整场,头痛欲裂、头晕目眩,“看吐了”不再是夸张表达,而是实际体验。
还有《沙丘》。
3D电影亡了,恐怕要数《沙丘》系列导演维伦纽瓦最高兴。
当年《沙丘1》上映的时候,老爷子就贡献过捏着鼻子硬夸3D的名场面。
只见他面对镜头,艰难地在良心与钞票之间寻找着平衡点,最后满脸写着高兴地憋出一句:
“3D版的《沙丘》,让我大开眼界。”
因为老哥当年压根就没拍3D版《沙丘》,中国上映的还是特供转制版。
本就偏于阴郁的光线变得更加昏暗,视线焦点的来回切换中,观众头晕目眩,看到最后发现,想象中的沙虫扑脸一概没有,只有字幕是真正的3D版。
与其说,现在的3D电影减少是一种异常,不如说当年3D电影泛滥才是异例。
真正的3D电影需要高昂的时间与经济成本,它本就不该以如此频繁的姿态出现在银幕上。
3D观影并不舒适,在眼镜佩戴率领跑东亚的中国,对于很多人来说,看3D电影就意味着眼镜外头还得套个“墨镜”。
3D观影也并不经济,它不仅比常规影片票价更贵,有时还需要付费购买眼镜。
当大量粗制滥造的3D电影不足以带来奇幻的观影体验,我们实在想不出什么理由,要去影院花钱找这个罪受。
于是去影院感受3D的激情,自然也就变成了“别买3D”的叮嘱。
然而,观众的抵制却不足以完全解释3D电影衰落的原因,因为影院放映什么,往往不是观众能决定的。
3D版《谍影重重5》大规模抗议后,片方服软,向影院开放2D密钥,允许影院自行安排2D版本。
结果明知道影迷的呼声,很多影院还是把最好的时段、最多的场次给了3D。最终,《谍影重重5》的3D票房仍是2D票房的两倍。
那么,中国影院为何如此偏爱3D电影,又为何将它抛弃?
影院喜欢3D,当然是因为3D赚钱。
根据拓普电影数据,同样一部电影,3D版本能比2D版本的票价多卖3-5元。以2016年8.91亿人次的3D观影人数来粗略计算,这就是44.5亿元的差价。
同样的影片,3D更加赚钱,影院自然更加青睐3D。
但影院可以只在乎钱,电影片方也不在乎影片口碑吗?
为何片方愿意提供诸多质量更差的转制3D给影院播放?
要回答这个问题,时间线又要拉回2012年,只能说,时也,命也。
仔细观察会发现,2012年至2017年正是3D转制电影井喷期。而这正好与一项特殊政策重叠。
2012年,中美签署了《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也就是俗称的中美电影协议,协议提出,中国从美国引进电影的数量由原来的20部,再增加14部,但增加的14部必须是imax或3D电影。
于是,为了抢夺这14个新增名额,“中国特供版3D电影”应运而生。
不转3D进不来门,转了3D不仅可以进门,还有机会多赚。唯一牺牲的只是一些画质与观影体验,这样的买卖,谁都会盘算。
2016年,全球市场已开始对3D祛魅,唯独只有中国还在3D电影的繁荣中徜徉。
这一年,3D电影在中国卷走69%票房,而在北美,这一比例已经降至14%。
而这异样的繁荣,伴随2017年中美电影协议到期戛然而止。
很快,转制3D数量大幅下降,影院中的3D电影比例逐年降低。
一度被热钱加热到快要炸裂的3D气球,开始向正常区间回缩。
其实,这远不是3D电影在历史上第一次兴起与衰落。
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3D电影就曾红火过。
米高梅就曾拍摄过名为《Audioscopiks》的系列短片,并给观众发放了红绿眼镜,对,就是小时候《米老鼠》会随刊附赠的那种简易早期3D眼镜。
这套创造了视觉奇观的短片当时相当轰动,甚至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短片提名,很快米高梅就再接再厉,拍摄了以弗兰肯斯坦为主角的3D故事片《第三维度凶手》。
不过一阵风过去后,这一波3D电影很快在战争的炮火声中陷入沉寂。
50年代,应用3D技术的恐怖片、怪物片短暂风靡,70年代,3D色情片横扫票房,80年代,3D动作片再领风骚。
每隔十几年,3D电影技术就要被当做新鲜事拿出来卖上一卖,随后又在人们的喜新厌旧中悄然退场。
而我们经历的,大抵也不过是这潮汐中的短短一次涨落,它因《阿凡达》而来到,又在漫长的时间中退潮。
3D电影消失了,但它不会死去。
当一个好的故事降临,相信它会再次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