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完成阿拉比卡基因组测序 为开发适应气候的咖啡品种创造可能

摘要:

咖啡是世界上交易量最大的商品之一,而阿拉比卡咖啡是现有 130 多个品种中消费量最大的一种。它是由另外两个品种融合而成的:Coffea canephora(在巴西被称为 Conilon)和Coffea eugenioides。在过去十年中,世界上几乎所有主要商品都进行了参考基因组测序,但咖啡直到最近才加入这一行列。

Coffee-Genetics-Art-Concept.jpg

参考基因组对于开发更能适应气候变化和抗病的品种至关重要。通过对阿拉比卡咖啡的参考基因组进行前所未有的测序,一个科学家联盟得以筛选出可能对咖啡抵抗锈病和其他疾病负有责任的基因(候选基因)。同时,他们还确定了与阿拉比卡咖啡香味有关的一些基因的表达。

Growing-Coffee.jpg

这项研究可为开发更适应气候变化的品种提供指导。图片来源:Gian Barros

"有了基因组知识,我们就有可能获得以下两个方向的信息:通过指导杂交来培育品种,换句话说,为我们今后培育新品种的杂交提供参考;"Douglas Domingues 是巴西圣保罗大学路易斯-德凯罗斯农学院植物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小组的研究员,也是这篇论文(他当时还在圣保罗州立大学里奥克拉罗分校工作)的作者之一。

据他说,对基因组进行测序是一场竞赛。"测序的价格下降了很多,而咖啡是少数几种还没有进行参考基因组测序的商品之一。其他小组也在尝试,在我们之前就有一篇论文发表了。但他们大多采用的是标准策略:选择一种有趣的植物进行栽培,然后对其基因组进行测序。"

Domingues 所在的小组对一种植物进行了测序,这种植物从农艺学的角度来看并不有趣,但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却大有可为。"我们参考基因组的优势在于它来自'二倍体'个体。这项工作的协调人、雀巢食品安全与分析科学研究所基因组学高级专家 Patrick Descombes 解释说。他解释说,阿拉比卡咖啡是一种四倍体:它有两个基因组,因为它是由另外两个物种融合而成的。"

与常见的四倍体品种相比,通过对阿拉比卡咖啡的二倍体进行测序,科学家们可以获得更清晰、更简化的基因组视图。这样就能更精确地识别相似基因之间的变异,促进分子信息在改良研究中的应用。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小组能够更准确地确定这种融合发生的时间:不超过60万年前,C. canephora和C. eugenioides融合形成这种四倍体杂交种,并继续其进化之路。"我们利用阿拉比卡、罗布斯塔和尤金尼欧亚种的DNA信息得出了这一结论:我们能够做出更准确的推断,因为以前这一区间的年代在5万年到100万年之间。"Domingues报告说:"我们将这一时间窗口缩短为 35 万年至 60 万年。"

这篇文章最近发表在《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上,是包括巴西在内的十多个国家的科学家联合攻关的成果,这些科学家与一个以上的机构合作。就多明戈斯而言,他的参与得到了巴西国家科学基金会(FAPESP)的部分资助,该基金会通过青年研究员项目和博士后奖学金授予了苏珊娜-蒂米-伊万本-铃木(Suzana Tiemi Ivamoto-Suzuki),苏珊娜-蒂米-伊万本-铃木也是文章的作者之一。

野生与栽培咖啡的基因多样性

"我们利用参考序列来了解非洲原产地野生阿拉比卡咖啡的多样性,并将其与当今种植的阿拉比卡咖啡进行比较,"ESALQ-USP 的科学家解释说,研究小组对种植在世界各地的阿拉比卡咖啡品种以及在埃塞俄比亚森林中采集的野生标本进行了重新测序,并设法了解了野生咖啡与种植咖啡之间的差异。

为了从基因组学的角度了解阿拉比卡的进化史,该研究小组对 46 个样本进行了测序,其中包括 3 个罗布斯塔样本、2 个尤金尼欧样本和 41 个阿拉比卡样本。后者包括一个 18 世纪的模式标本(分类群作者在描述该分类群时指定的实物标本,作为该分类群的基础材料)、12 个具有不同育种历史的栽培品种、帝汶杂交种(阿拉比卡与抗虫害的C. canephora品种自发杂交)及其与阿拉比卡的 5 次回交,以及从埃塞俄比亚大裂谷东西两侧采集的 17 个野生样本和 3 个野生/栽培样本。

"我们使用了最新的基因组技术,即来自高保真 PacBio 系统(用于基因测序)的长读数和来自 Illumina 的短读数(用于分析遗传变异和生物功能的集成系统)的近距离连接,来生成染色体组装。这种组合产生了最高质量和完整性的染色体级组装,"Descombes 说。

寻求抗病能力

据 ESALQ-USP 教授介绍,在栽培品种中,对育种非常重要的是引入抗咖啡叶锈病的基因。20 世纪 30 年代,巴西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IAC(坎皮纳斯农艺研究所,也位于圣保罗州)是研究和育种的先驱中心。坎皮纳斯农艺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向我们提供了该机构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就开始实施育种计划的植物。以病害为导向的育种工作出现在 20 世纪 60 至 70 年代,主要工作是将一种抗锈病的阿拉比卡植物(即所谓的帝汶杂交种)与生长在不同国家的植物进行杂交,从而培育出抗锈病的新品种。但当时还不知道是哪些基因产生了抗性。

帝汶杂交种于 20 世纪 20 年代在帝汶岛的田间被发现,具有天然抗锈病和其他病害的能力。除锈病外,咖啡浆果病、咖啡浆果螟和咖啡二化螟是影响世界许多地区生产的另外三种主要害虫。气候变化也是控制病虫害的一个关键问题,因为气候变化会使病虫害蔓延到新的地区。雀巢农业科学研究所植物遗传学和化学组经理莫德-勒佩利(Maud Lepelley)透露说:"不同地区之间的生咖啡豆贸易也是导致某些病虫害向新地区传播的另一个因素。"

在现已发表的论文中,研究小组设法找到了文献中已经与抗病性相关的基因集,这些基因只存在于改良后的品种中。"帝汶杂交种以某种方式获得了这些抗病基因,现在我们知道是哪些基因了。它们有几十种,但我们已经缩小了搜索范围。阿拉比卡咖啡有 69000 个基因,而我们已经缩小到了不到 30 个。"多明戈斯指出:"能够确定这些以前未知的候选抗性基因,是我们研究中前所未有的成就。"

但这项工作远未结束,因为这些基因还有待测试。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以确定并培育出能够抵抗这些病虫害和其他咖啡病虫害的品种。

利用分子遗传学,该研究小组还能够进行三重分离,表明埃塞俄比亚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不同于今天种植的咖啡,这可能是由于瓶颈效应和驯化造成的,因为在驯化过程中很少有植物被选中。科学家指出:"我们在此表明,由于驯化前的多重瓶颈效应,野生标本的遗传多样性已经很低,而被人类选择用于种植的基因型,包括古老的埃塞俄比亚本地品种和较新的品种,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混合了不同的品系。"

基因表达与咖啡香气

与此同时,多明戈斯小组还观察到了一些与咖啡品质,尤其是香味有关的基因表达事件。他们研究了萜烯合成酶(在植物中与抵御昆虫有关),以及一个与咖啡中脂质化合物有关的基因,该基因编码脂肪酸去饱和酶。

"我们在一个亚洲阿拉比卡品种中观察到,与香气和风味相关的基因在果实中由C. eugenioides亚基因组表达的多于另一个亲本。换句话说,其中一个基因组对饮料感官特性的贡献大于另一个基因组。"Domingues 说:"我们现在想知道的是:这是否适用于我们测序的所有品种,包括改良前和改良后的品种?"

探索阿拉比卡咖啡中的基因相互作用

这项研究揭示了C. canephora和C. eugenoides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与阿拉比卡咖啡的香味等特征相关联。阐明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增进我们对阿拉比卡咖啡重要特征的遗传机制的了解,而这是开发新品种的基本前提,可以保证未来咖啡产品所需的咖啡豆的生产。

这项工作的衍生项目已经在进行中。"我刚刚与法国研究人员合作启动了另一个项目,这也是第一项工作的衍生项目。我们现在要分析非栽培咖啡物种。我们希望了解非咖啡物种的基因组,这些物种所包含的特征与气候变化情景相关。我们的重点是对气候适应能力较强的物种进行测序。我们想知道它们有哪些基因是阿拉比卡咖啡所没有的,并能使它们抵御气候变化。最终,我们可以通过基因编辑引入或修改这些基因,使栽培物种更具抵抗力。"

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查看评论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