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性敲诈"比想象的更普遍 每七名成年人中就有一人受到过威胁
一项新的国际研究显示,基于图像的虐待行为(即所谓的"sextortion")在成年男女中的普遍程度比人们最初想象的要高,且犯罪者和受害者之间存在高度重叠。
性敲诈,或称"sextortion",是一种网络勒索形式,犯罪者胁迫或欺骗他人发送自己的性照片或视频,然后威胁说,除非满足他们对金钱、性好处或更多图像的要求,否则就会分享这些图像。
研究人员、执法部门和网络安全机构对与儿童有关的色情信息的兴趣是可以理解的,但对其在成年人中的流行程度却鲜有研究。墨尔本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 University)与Google合作开展的一项新的国际研究显示,这一问题比人们最初想象的更为普遍。
"缺乏标准化的大规模数据会阻碍我们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能力,"该研究的共同通讯作者、Google员工用户体验研究员丽贝卡-乌姆巴赫(Rebecca Umbach)说。"即使假设存在一定程度的少报现象,我们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成人中的色情信息勒索实际上相对普遍,值得进行更多的研究并投入更多的资源。"
研究人员对来自 10 个国家的 16,693 名 18 岁以上的成年人进行了调查:这些国家包括澳大利亚、比利时、丹麦、法国、墨西哥、荷兰、波兰、韩国、西班牙和美国。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 46 岁,其中女性占 50.9%。研究人员发现,14.5% 的参与者(约七分之一)至少经历过一次私密图像被传播的威胁。约有 4.8%的人称自己是色情短信的实施者。
在受害者和施害者方面,各国之间有明显的区别。墨西哥(17.3%)、美国(16%)、澳大利亚(15.9%)和韩国(14.3%)的受害者最为普遍,而与其他九个国家相比,韩国(11.4%)的施暴者更为普遍。美国和澳大利亚被报告的施暴者所占比例同为 7.1%,位居第二。
性别也有差异。在这 10 个国家中,报告成为性勒索受害者的男性(15.7%)多于女性(13.4%)。约有 7.0% 的男性和 4.9% 的女性表示自己是犯罪者,男性的犯罪风险是女性的 1.43 倍。虽然总体模式显示男性更有可能成为性勒索的受害者和实施者,但韩国是一个明显的例外。在韩国,女性报告受害的可能性是男性的 2.06 倍,报告犯罪的可能性是男性的 2.58 倍。
总共有 26.6% 的 LGBTQ+ 参与者表示至少有一次受到过威胁,而非 LGBTQ+ 参与者只有 12.8%,这使他们遭遇性敲诈的可能性增加了一倍多。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实施犯罪方面,12.1% 的 LGBTQ+ 受访者表示他们曾威胁过他人,而非 LGBTQ+ 受访者的这一比例仅为 4.8%,这使他们报告实施犯罪的可能性高出两倍半。
年龄组与受害情况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关系,年轻的研究参与者更有可能报告自己是受害者,这也许不足为奇。18 至 24 岁年龄段的人是 35 至 49 岁年龄段的人的 1.95 倍,是 50 至 64 岁年龄段的人的 3.07 倍。研究还发现,35 岁以下的人比 35 岁以上的人更有可能实施色情勒索行为。18 至 24 岁人群报告威胁他人的可能性是 35 至 49 岁人群的 2.75 倍,是 50 至 64 岁人群的 8.17 倍。
为了研究受害者和犯罪者之间的重叠情况,研究人员将参与者分为"只是犯罪者"、"只是受害者"、"两者都不是"或"其他"(例如,那些回答"不愿透露"的人)。大多数施暴者(85.2%)也表示他们曾经是受害者。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社会公平研究中心(RMIT Social Equity Research Center)教授、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尼古拉-亨利(Nicola Henry)说:"一种可能的解释是,私密图像可能被用于报复或'针锋相对'的情况,即威胁分享他人私密图像的人自己也会受到该人或其他人的威胁。"
对于男女两性而言,无论伴侣的性别如何,现任和前任亲密伴侣都是最常报告的施害者。女性报告受到前伴侣伤害的可能性是男性的 1.52 倍;男性报告受到工作同事或照顾者伤害的可能性高于女性。
研究人员表示,鉴于色情短信在全球的普遍性,打击色情短信的最佳途径是开展教育。
亨利说:"首先,学校、大学和社区层面的预防教育需要专门针对高危人群,尤其是男孩和年轻男性。我们需要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来支持sextortion受害者-幸存者,包括心理咨询、法律建议和心理健康危机支持。还需要对一线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识别sextortion的迹象,以创伤知情和文化适宜的方式应对披露,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转介。sextortion应该成为亲密伴侣暴力和约会虐待对话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在金融诈骗的背景下"。
这项研究是亨利获得Google两项资助中的第一项。第二笔资助将重点研究人工智能生成的亲密图像。Google希望这项研究能扩大人们对图像虐待危害的了解,并支持旨在解决这一问题的创新。
这项研究发表在《计算机在人类行为中的应用》(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