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特曼也离天价薪酬不远了?

摘要:

在人们批评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特斯拉高达560亿美元的“天价薪酬”时,总会想起那个男人——OpenAI的联合创始人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他曾坐在美国国会听证会的椅子里,笑称自己没有OpenAI的股份,薪水也只够买保险,“做这份工作只是因为热爱”。

这对冤家同样是OpenAI的创始人,却在ChatGPT走红之后一度剑拔弩张。马斯克批评OpenAI成了巨头的走狗,奥特曼却用高风亮节的做派把马斯克衬托得像个贪心的混蛋。

最近,马斯克赢了“天价薪酬”之争,在最新的特斯拉股东大会中,股东再次投票通过了薪酬方案。

另一边,奥特曼的小白花人设却要塌了:先是《华尔街日报》发布深度报道,揭露奥特曼“不透明的投资帝国”——原来奥特曼虽然在OpenAI不持股票、薪水“微薄”,但通过对几百家公司的投资,已经手握其他公司至少28亿美元的股票,而且其中很多公司和OpenAI都有直接的业务往来。

紧接着,北京时间6月15日,The Information爆料,奥特曼告诉股东,董事会正在考虑改变OpenAI的治理结构,让OpenAI成为营利性企业,脱离非营利董事会的控制。

结合不久前OpenAI才刚设置CFO,并招来硅谷老将莎拉·弗里尔(Sarah Friar),IPO的大门似乎已经在OpenAI面前打开。

有的投资人挺高兴的,他们告诉The Information,最好是OpenAI转型并上市,奥特曼也改变不持股的做法,从OpenAI直接赚钱,免得关注其他人工智能公司的投资。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在特斯拉的一些股东不满马斯克“天价薪酬”的时候,倒是有OpenAI的投资人巴不得这位明星CEO能多点耕耘自家公司的动力。

OpenAI可能会迎来重大变化。

据一位知情人士向The Information透露,奥特曼最近告诉一些股东,公司正在考虑将其治理结构改为营利性企业,不受非营利董事会的控制。

奥特曼表示,董事会正在考虑的一种方案是成立一家营利性福利(for-profit benefit)公司,这种模式也被OpenAI的竞争对手Anthropic和xAI采用。营利性福利(for profit benefit)公司的特别之处在于,这种商业实体可以结合营利性企业和非营利性组织的特点,在追求盈利的同时,推动公益目标。

同时,这种公司受法律保护,不受少数股东的侵害,否则,少数股东可能会因为公司作出的决定没有优先考虑股东回报而起诉公司——正如马斯克被特斯拉股东起诉“天价薪酬”不合理。

知情人士表示,奥特曼强调就算OpenAI转为营利性质的公司,也可以继续执行类似于目前非营利组织的任务,即造福人类的人工智能。

但The Information指出,这种变化可能会为OpenAI打开首次公开募股(IPO)的大门。

虽然并未上市,随着OpenAI的估值水涨船高,员工也已经从中获利。

去年4月,距ChatGPT首次发布不到半年,OpenAI曾以约290亿美元的估值完成了首轮股票出售。彼时,风险投资公司红杉资本、Thrive Capital、Andreessen Horowitz和K2 Global同意收购OpenAI的股票。

去年11月OpenAI的“宫斗”大戏并未阻止其高歌猛进的二轮要约收购。今年2月,《纽约时报》称OpenAI已完成新一轮交易,由Thrive Capital牵头,员工可以将所持公司股份收购套现。这一次,OpenAI的估值达到了800亿美元或更高,彭博社称其估值达到860亿美元。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去年,OpenAI的员工总共套现了超过8亿美元。

实际上,今年以来,OpenAI已经在人员上经历了若干变动。

除了今年年初奥特曼重新坐上董事会成员之位外,还有多位高管离职。5月下旬,OpenAI首席科学家伊利亚·苏茨克维(Ilya Sutskever)、超级对齐团队负责人杨·莱克(Jan Leike)在内的多位核心成员相继离开,作为核心安全团队的超级对齐也解散。

同时,OpenAI任命了多位新高管。6月,OpenAI宣布硅谷老将莎拉·弗里尔(Sarah Friar)加入,出任公司CFO(首席财务官)。此前,OpenAI并未设置CFO,此举也被外界认为是OpenAI准备IPO的一个信号,尽管公司发言人表示“我们已经发展到必须设立专门的财务主管的规模”。同时,OpenAI招来Instagram和Twitter前高管凯文·威尔(Kevin Weil)担任CPO(首席产品官)。

几天后,一位新成员加入OpenAI董事会——保罗·中曾根(Paul M. Nakasone),曾任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局长,也是在任时间最长的美国网络司令部司令和中央安全局(CSS)

以非营利性组织的形式诞生的OpenAI,有着颇为特殊的治理结构。

简单来说,OpenAI在2019年经历了一次改革,组建了有限营利公司,但是控制权在OpenAI非营利部分的董事会。而且,如果OpenAI的营利公司和非营利部分发生冲突,只有不持有营利公司股份的董事会成员才有投票权。

起初,OpenAI并没有因此受到什么关注,这一特殊结构,是经由不断发起进攻的马斯克而为大众所知的。

马斯克作为OpenAI的创始人之一,在OpenAI的治理结构改革后选择离开,并在ChatGPT成为现象级消费应用后,批评和科技巨头微软深度捆绑的OpenAI“违背使命”“忘记初心”。他所指的“使命”和“初心”,正是OpenAI以非营利组织成立时所提出的。

微软作为OpenAI最大的“金主爸爸”,总投资超过百亿美元。OpenAI的技术已经被微软深度融合进自家的产品,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搜索引擎、云服务等。

去年11月,当时的OpenAI董事会突然将奥特曼踢出,并解除其CEO职务,另一位联合创始人格雷格・布罗克曼 (Greg Brockman) 随后辞职。在其后的一周里,事情多次反转,奥特曼回归,旧董事会几乎被清空。

虽然“有惊无险”,奥特曼依旧是CEO,且在今年重新成为董事会成员,微软则在事件后获得OpenAI无投票权的董事会席位。

但不论是对于奥特曼还是对于微软等股东来说,OpenAI的这一事件将当前治理结构下的脆弱性完全展示了出来——不管OpenAI掀起怎样的行业浪潮,不论其在商业上取得怎样的成功,不论其背后有多财力雄厚的科技巨头撑腰,非营利董事会到底牢牢把握着生杀大权。

更不必说微软和OpenAI的合作还有一个前提:仅限于其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之前。至于什么时候实现了这一里程碑,也是由非营利董事会说了算。

据The Information,一些相关的微软高管多年来一直支持将OpenAI转变为一个完全的营利性企业。其中一位高管表示,这样的结构可能会让微软以董事会席位和股东投票权的形式,对OpenAI施加更大的影响力。微软对这一说法拒绝置评。

特殊的治理结构成为悬在OpenAI头上的一把剑。

从今年OpenAI透露的各种信息来看,它会在商业化上继续跑步前进,而且需要的资金量非常庞大。

在产品方面,OpenAI今年已经更新了其GPT模型,推出GPT-4o,GPT-5也已经在路上。还未正式发布的文生视频模型Sora,依靠演示视频就已经造成了行业内竞争者的争相动作。

在战略计划方面,《华尔街日报》曝出奥特曼有一个7万亿美元“芯片帝国”计划,也就是说,奥特曼想要筹建数万亿美元,彻底改造全球半导体行业。要知道,去年全球的半导体芯片市场总规模也不过5270亿美元,麦肯锡估计到2030年这个规模也不会达到1万亿美元。

在该消息之后,奥特曼只否认了7万亿美元这一数额,但没有否认芯片帝国野心本身。他表示“事实的关键是,我们认为世界将需要更多(芯片)用于人工智能计算”,以及“这将需要全球大量的投入,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现在还没有一个具体数字”。

除此之外,今年3月The Information报道,微软和OpenAI正计划建设一个名为“星际之门(Stargate)”的特殊数据中心,以满足OpenAI的算力需求,微软高层计划最快在2028年启动该项目。

就在本月,TechInsights的最新爆料称,OpenAI的自研芯片计划已经取得显著进展,并计划将目前仅有数人的芯片团队扩展至数十人。

另外,据The Information,奥特曼最近告诉员工,过去六个月里,OpenAI的年化营收翻了一番,达到34亿美元。年化营收是以上个月的收入乘以12,去年夏天,OpenAI的年化营收约为10亿美元,去年末达到16亿美元。以此来看,OpenAI的营收能力正在迅速增长,收入的来源主要是ChatGPT的订阅服务和API访问。

治理结构的改变,将是对奥特曼的进一步松绑。

不持有OpenAI的股份,年薪仅有6.5万美元,奥特曼曾对此颇为自豪。去年5月,当奥特曼出席美国国会听证会提及此事时,笑称“做这份工作只是因为热爱”。

然而,随着奥特曼手中的投资版图被挖出,人们这才发现,以OpenAI为圆心,奥特曼的投资触角早已在科技界蔓延。

据《华尔街日报》近期的一篇深度报道《不透明的投资让OpenAI的山姆·奥特曼富有》,奥特曼投资了超过400家公司,所持股份价值至少有28亿美元。

而且(重点来了),奥特曼投资的很多公司,其与OpenAI有直接相关。比如奥特曼向其投资了3.75亿美元并出任董事长的核能创业公司,正在和OpenAI谈合作,若达成协议将向后者出售大量电力,为数据中心供电。再比如奥特曼持有7.6%股份且曾于2014年短暂担任过其CEO的Reddit,最近也才和OpenAI牵手,后者会付费使用Reddit上的内容训练模型。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也就是说,奥特曼此前声称不持股份、薪水“只够买保险”或许为真,但这不意味他没有因OpenAI获利。

在这次The Information关于OpenAI有可能组建纯营利公司的报道中就提到,有投资人私下表示,他们倒是希望OpenAI能转型,而且最好上市,并且希望奥特曼能够改变目前不持股的做法。

毕竟如果奥特曼能够通过OpenAI直接获利,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动力去关注其他项目以及对其他人工智能公司的投资”。

查看评论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