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了100亿后,赛力斯的翅膀硬了

摘要:

“华为问界”终于成为历史。7月2日晚,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计划以25亿元的总价收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持有的919项商标(包括问界系列的文字和图形商标)及44项相关外观设计专利。


图片

随着此次收购完成,AITO问界也将正式成为赛力斯旗下的品牌。

这可能是赛力斯难得挺直腰板的时刻。自与华为合作以来,其就屡次面临“失去灵魂”的拷问。与此同时,赛力斯在经营上一直面临着不小的压力。据不完全统计,与华为合作的三年多时间里,赛力斯合计亏损已达百亿规模。

7月9日晚,赛力斯发布业绩预告,今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639亿元到660亿元,同比上升479%到498%。预计归母净利润13.9亿元到17亿元,首次实现扭亏为盈。此次商标收购作价为25亿元,已近赛力斯上半年净利润的两倍。

以此次商标交易为界,赛力斯正在酝酿一个更大胆的计划。

等待多年,赛力斯终于拿回问界

事实上,这已不是华为第一次转让商标。今年5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就将其注册的“享界”商标转让给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6月,又把“智界”商标转让给了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不过,鉴于问界作为华为“四界”中的领头羊,其诞生时间最长、知名度也最高,因此直到“问界”商标转让,才在行业引起了广泛关注。

但其实,在此之前,“问界”商标也已经几经转手。

需要明确的是,问界汽车完整品牌名称为“AITO问界”,但从商标的角度来看,其分为“AITO”和“问界”两个商标体系。

图片

AITO及其LOGO商标一直属于赛力斯旗下的重庆潽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但“问界”商标此前既不属于赛力斯、也不属于华为,而属于一个注册资本仅有11万元的第三方公司——北京永安世达科贸有限公司。后者于2021年2月申请注册“问界”商标,2021年9月获得注册。

从公开信息上看,这家公司与华为、赛力斯均没有关联。不过,2023年6月,北京永安世达科贸有限公司将共计21个“问界”商标转让给了华为。

一年以后的今天,赛力斯将“问界”商标也收入囊中。这意味着,“AITO”和 “问界”两个商标体系,都已被赛力斯收归麾下。

毫无疑问,这将帮助赛力斯彻底洗刷“代工厂”的质疑,同时,也能进一步彰显赛力斯的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布收购信息时,赛力斯也同步发布了由中京民信(北京)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的相应评估报告,评估范围正是这919项商标权及44项外观专利。

公告显示,在不改变用途、资产按照现有使用方法持续使用等假设条件下,华为持有的部分无形资产于评估基准日2024年5月31日所表现的市场价值为1023304.56万元,也就是102亿。

换言之,赛力斯只花了不到四分之一的价格,就从华为手里拿回了“问界”商标。

图片

一方面,这折射出了华为意图重新划定“鸿蒙智行”边界的目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华为如此“大度”,或许也有感谢赛力斯的投桃报李之意。

从“弹簧厂”到“造车厂”

1986年,赛力斯汽车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筹资8000元创立了“重庆巴县凤凰电器弹簧厂”,并自主研发生产了全自动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必需的方丝抱簧,成功改变了相关市场长期被日企产品占据的局面。

1996年,张兴海又创立了重庆长安减震器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摩托车、汽车减震器。几年后便做到行业领先,甚至长达13年均位居摩托车减震器行业产销第一。

但随着各地“限摩令”的到来,赛力斯不得不转型汽车。“恰巧”,赛力斯赶上东风汽车公司寻找合作伙伴的契机。于是,2003年,双方合资成立东风渝安车辆有限公司,也就是后面耳熟能详的东风小康,成为国内汽车行业的首个国营加民营的车企。

2005年5月22日,第一辆“东风小康”品牌微车在武汉隆重上市,迅速进入市场前三,其知名度更是一度超过东风汽车其它自主品牌。


2007年,重庆小康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成立,2011年更名为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是这一年,东风小康微型车销量达到100万辆,发展迈入快车道。

2016年6月15日,东风小康在A股上市,同月,后来被誉为“国产SUV神车”的东风风光580也正式发布,一时间风头无两。

也是那一年,特斯拉Model 3发布,大洋彼岸的东风小康也开始向新能源汽车发展,投入25亿元,将一级子公司旗下的东康新能源更名为“金康新能源”。

值得一提的是,赛力斯的新能源之路,其实“发家”于特斯拉的老家——硅谷。

2016年,张兴海和儿子张正萍前往美国,在硅谷注册了新能源汽车企业SF Motors,并拿到了小康股份的投资。

SF先是收购了曾经制造过悍马车型的AM General公司,4个月后,又收购了特斯拉联合创始人马丁·艾伯哈德的InEVit公司与团队,掌握了电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电池系统等三电技术。

2017年,小康股份获得新能源生产资质。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其战略重点。

2018年,SF5和SF7在硅谷发布。但开局并不顺利。

一方面,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国车企,想要和特斯拉在同一赛道上脱颖而出,难度犹如登天。

另一方面,2018年起,中国企业在美国开始遭遇大范围的制裁,SF Motors为避免受到牵连,不得不撤回中国,并把SF Motors品牌注入金康新能源。

此后,SF Motors国内命名为金菓EV。尽管后者也积极冠名综艺节目,但其知名度始终寥寥,唯一一次大范围出圈,还是由于其高管发布的“新能源闯红灯成功概率比燃油车更高”等错误言论,而被网友关注。

图片

除此之外,从美国辗转回国,小康股份的新能源第一场仗,可以说糊得无声无息。

亏损百亿后,一场酝酿许久的“弹射起步”

好在,很快,赛力斯就等来了自己的第二个“白衣骑士”——华为。

2021年,双方就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项目合作协议正式签约。当年4月,推出签约后的首款车型——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后者搭载了华为Drive ONE电驱系统和HiCar解决方案。2021年全年累计销量为8169辆,月均销量680辆。

真正的转折来自于2021年末。在华为冬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压轴的是一款智慧出行新品——AITO品牌首款车型问界M5。这也是AITO品牌第一次亮相。

2022年3月,AITO问界M5正式开始交付,销量逐月递增。5月6日,赛力斯的4月产销快报出炉,4月销售新能源汽车8552辆,同比增长187.56%;前4个月累计销售22752辆,超过2021年全年。

2022年3季度,AITO问界M7上市交付。

要知道,首款问界M5和问界M7,均是基于现有车型改款而来,其中,首款问界M5基于赛力斯SF5改款,而问界M7则是基于东风风光ix7改款。


从这个角度看,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即华为的加持,是赛力斯能够腾势而起的最大助力。

2022年7月,小康股份正式把公司更名为赛力斯。而此前,赛力斯此前只是集团旗下的一个新能源品牌名称。

彼时,张正萍对此表示,“希望借助这次更名,继续强化赛力斯在用户心中的品牌认知,这也符合公司向新能源汽车战略转型的决心和我们既定的发展方向。”

到2023年5月时,AITO问界成为最快达成10万辆下线里程碑的新能源汽车品牌;2023下半年发布的AITO问界新M7上市仅四个月,累计大定突破13万辆大关,AITO问界M9上市七天累计大定突破3万辆。

也是在与华为合作三年多后,赛力斯的研发成本、销售与管理费用不断上升。致使赛力斯在2021年至2023年三年间,合计亏损额达到了98亿元。

不久前,鸿蒙智行发布了2024年6月份全系销量数据,根据数据显示,鸿蒙智行全系6月份一共交付46141辆,其中, 问界M9交付17241辆,问界新M7交付18493辆,问界新M5交付7046辆。6月份AITO问界系列共交付新车43146辆,月销量在新势力中仅次于理想,位居第二位。今年1-6月份,AITO问界系列累计交付量为181193辆,位居中国市场新势力总销量榜第二名。

而最新的消息是,问界还有更多新品,已在路上。

总的来看,赛力斯的故事,其实并不是许多人臆想中的“旧品牌”傍上新势力之后“死而复活”的桥段。至少从东风小康微型面包车的成功,以及其对新能源发展趋势的预测与把控,都足以证明赛力斯的能力与眼光,其实远在许多车企之上。

否则的话,华为也不会以一个几乎只有三折的价格,就把几乎等同于鸿蒙智行整个品牌的“问界”商标,“轻易”转给了赛力斯。

随着此次商标转移动作的发生,赛力斯与华为未来合作的具体模式也更加扑朔迷离,一个在消费者间广为流传的担忧是,华为只负责销售,售后则要留给赛力斯。那些因看重华为而下单的人,则尤为担心二者的合作出现裂缝。

另据接近华为内部的相关人士对媒体表述,虽然合作的深度不会发生改变,但是双方合作的分成模式将发生变化,合作协议会重新签订。

对此,赛力斯在公告中提到,双方将“在原合作框架不变的前提下,把AITO问界打造为世界级新豪华汽车领先品牌,双方共同实现商业成功。”

这也被外界看作是对下一阶段,赛力斯计划大规模“出海”的一次预告。

而在此之前,无论是出于对潜在“制裁”的敏感性,还是只是单纯地能让赛力斯放手一搏,豪气地出让“问界”商标,都能看出华为与赛力斯或许并非“分道扬镳”,而是越走越近。

凤凰网科技 《风暴眼》出品

作者|老缅

编辑|董雨晴



查看评论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