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4K不如海外1080p:我们还得再掏多少钱?
“我觉得当前的所有的视频平台,不只是任何一个平台,都突破了他们的服务底线。他们本质上觉得,只要用户没有觉得糊到我看不清,完全没法看,我就可以无限的压缩视频的质量。于是,现在平台开始抛弃创作者本身的意图。”
知名UP主“影视飓风”创始人Tim抛出了一颗震撼弹:今天的所谓4K视频,清晰度竟然不如4年前的1080p。
平台为了省带宽,把热门视频压成了一团糊,甚至越是全网热门顶流的代表作,越是使劲压缩,还要通过偷偷锐化假装提升清晰度,让观众看不出来。
更讽刺的是,Tim的视频仅上线一天,就被全网下架。
由此引发的讨论越发激烈,而道理,并没有因为这针锋相对,而“越辩越明”。
影视飓风作为头部up主,为何屡屡发难视频质量问题?
包括娱乐资本论在内其实早已报道过视频被压缩的问题,但为何并无什么网友在意?
国外有高码率高清晰度的视频,国内却上不了,难在哪里?
想看更好的画质,有哪些解决方案?
我们将在接下来的文章里尝试解答以上这些问题。
一、被全网下架之后,这段视频火了
知名UP主“影视飓风”创始人Tim于10月8日发布了一期名为《清晰度不如4年前,视频变糊是你的错觉吗?》的视频,引发了广泛关注。
Tim在视频中直言不讳地指出,如今的所谓“4K视频”被过度压缩,清晰度甚至不如过去的1080p,这从文件大小和码率等技术参数即可看出。压缩的背后原因在于视频平台高昂的带宽成本,随着视频清晰度的提升,平台为追求利润,不得不在用户体验上做出妥协。
对以高质量制作著称的影视飓风来说,最无法接受的是两点:
1.上传的视频被平台压缩,用户无法获得最高清的版本,尤其讽刺的是,越热门的视频压缩得越严重;
2.视频不仅被压缩,还被添加了锐化等“美颜”处理,虽制造了清晰的假象,却牺牲了细节。
AI作图 by娱乐资本论
这一问题并非长视频平台独有,短视频平台也如此。仅过了一天,这段视频就在10月9日被下架了。
随着讨论逐渐深入,即使是对画质最不敏感的人,也意识到自己的权益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打折扣了,而平台对此没有主动告知。
“越热门的视频压缩得越严重”,意味着百大顶流小姐姐最被人传唱的代表作,你看到的时候,已经是糊的。
在头部短视频平台上,娱乐资本论随意挑了一些曾在2018、2019那几年播放量最高的视频,使用App自带的下载功能下到手机上。此时就可以发现,同一个账号的近似主题(例如都是拍人的、都是拍风景的),最热门视频往往是被严重压缩过的,仅有2M左右,而新上传的视频,就有7M大小,清晰度更高,并且支持进一步向下压缩。
而“视频锐化”前后效果的对比一出,哪怕再迟钝的观众,也会感受到哪里不对劲。
可以说,普通人不一定能察觉到画质的下降,但肯定对平台的不真诚耿耿于怀。
“影视飓风”是B站的顶流UP主,其创始人Tim尤其注重影像的技术性,如视频的码率、分辨率、压缩技术等专业话题。作为一个对画质要求极高的内容创作者,Tim一直致力于为观众提供最佳的观影体验。
Tim对画质的诉求与他个人的影视背景密切相关。他毕业于英国肯特大学的电影系,团队曾拍摄地球全景等高难度的项目。其视频经常涉及复杂的技术,也对普通人科普专业影视术语和概念。这种专业背景和制作标准,使得Tim无法接受平台压缩导致的视频质量下降,因为这直接影响了他精心制作内容的展示效果,影响了创作者的内容表达。
“影视飓风”对于视频平台的不满,其实早有铺垫。这期节目对压缩问题的抱怨,可以被看作是“三部曲”的终章。
最早他做了《影视飓风将停止制作25帧视频》探讨帧率问题,那时影视飓风不得不调整拍摄流程,因为按照行业惯例拍摄的25帧视频,在平台播放时由于不兼容问题,导致观众莫名其妙地遭遇卡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只能妥协,甚至为了处理已有素材又多了一层麻烦。
紧接着是《影视飓风为什么不常做HDR?》。由于平台对HDR(高动态范围)的兼容性不佳,很多使用普通设备的观众在播放HDR转码为SDR的视频时出现了奇怪的效果。尽管影视飓风团队花费巨资购置兼容HDR的设备,并且精心调整了视频效果,他们的努力最终却只能付之东流。
这种接连受挫的经历,让影视飓风感到,他们的巨大投入一次次变得徒劳。但这些问题对普通观众的影响不明显,导致观众未必能感同身受。或许这次的视频如果不是全网下架,那可能还是很少有人关心。
二、想要码率?钱还远远没给够
其实影视飓风这个视频的同一主题,在2023年年初娱乐资本论就做过同类梳理:《国内4K为什么不如国外1080P视频清晰》。
河豚君也详尽地比较了国内外视频平台在标称为高清晰度、高画质视频的码率表现上的差别。当时我们的结论是,国内平台通过画质压缩技术的开发,以及适当的阶梯定价策略的结合,让愿意花更多钱的用户可以看到更高的画质。
在那个时间点,少数平台标称4K视频的码率也还是能打过海外两大平台1080p的码率的。然而,从影视飓风视频揭示的情况看,现在连这个少数似乎也在慢慢消失。
为什么海外有两家视频网站,总归还有办法提供真正的原画质视频?
首先,对于Netflix来说,毕竟会员费用考虑汇率加成,在发达国家也是国内的几倍,再说也没有那么多的套餐赠送,都是按标牌价实收。比如在美国、韩国、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这三个市场,4K HDR的会员、上限1080p的普通会员、1080p加广告的低价套餐就体现出很明显的价差:
美国:(折合人民币162/113/49元)22.99/15.99/6.99美元;
韩国:(折合人民币89/70/29元)17000/13500/5500韩元;
中国香港:(折合人民币98/80/66元)108/88/73港元。
爱奇艺的“帧绮映画”和“帧绮映画MAX”可以大致理解为4K和4K+HDR,根据目前在爱奇艺官网所显示的价格(用连续包月的次月价格看),上述三个价格带(高画质/普通画质/普通画质+广告)的定价分别是:35/25/8元。
这还没提到,有多少人是按原始金额缴费,有多少人其实是类似京东联名卡、双十一打折卡、88VIP卡的折价方式,那就不得而知了。所以,平台得到的实际收入得再打折。
换句话说,如果想在片库资源+画质这个打包组合上面,让爱奇艺体验跟Netflix追平,这中间可能还差了几十块钱乃至更多的会员费差距。
当然,总体成本中包含带宽、内容和运营成本等。在不同时期,带宽成本在总成本中的占比有一定浮动,但伴随着用户规模和通货膨胀水涨船高。做过网站的都知道,国内服务器成本大概是海外价格的3-4倍,企业带宽成本也是个人带宽的10倍左右。
土豆网 2011 年的服务器带宽成本1.802 亿元,占总运营成本的 42.1%,季均0.45亿元。
优酷土豆合并后第一份财报显示,2013 年第三季度的带宽成本1.817亿元,占所有成本(带宽+内容+运营)的18.3%。
2020年爱奇艺全年带宽费用支出24亿元,季均6亿元。
2023年第一季度B站服务器及带宽成本为3.8亿元。
光看这些数据我们就能明白,仅改善画质和带宽这一点,怎么也得让现有的会员费涨个2~3倍。所以再怎么“帧绮、杜比、IMAX”,也没有任何办法让你看到上传者传输的原清晰度影像(除了网盘)。
有些就是冲着画质付费的人,觉得会员费应该买到的质量,似乎要远远高于当前的水平才对。但是这样的人群究竟有多少?娱乐资本论曾经问过行业人士,他们普遍表示,在意画质的用户占比不会超过5%。“一方面,绝大多数用户的设备根本就不是高清大屏,另一方面,拥有大屏高清设备的用户,往往都不是我们这些影视内容的受众。”
说白了,在意“帧绮、杜比、IMAX”的用户,不是Apple TV见,就是网盘见。
三、用户之间互助传输?运营商不让
对于YouTube而言,由于它主要是一个UGC平台,不涉及到剧集制作成本,因此可以更纯粹地考虑视频传输成本问题。
正如这段时间被反复提及的那篇旧文《谁也成为不了中国的 YouTube》所说,由于YouTube能够在全球范围自建CDN,在带宽费用方面有显著压缩,因此国内外其他视频服务都难以与之相提并论。
但这就是问题的唯一解释吗?也不绝对。
谷歌自建CDN的方式在国内准确说是不合法的,当然YouTube这个存在本身在国内也是不合法的。不过最近一两年,国内视频网站在降画质之余,还被揭露会偷偷占用家中宽带的上传带宽。这是他们应对高额支出采取的另一种策略。
所谓的PCDN(点对点内容分发网络)这种做法,其实是在宽带还不够宽的中间阶段,运营商及内容服务商为了提高用户体验,而主动采用过的一种方法。
众所周知,21世纪头10年是P2P技术的高峰期。最早的时候,很多小区接入ADSL,但公网速度极慢。运营商会在城市片区或小区内设置一个中转服务器,用户可以通过访问运营商提供的IP地址,在小区内网点播一些经典老片。
这种做法的背景是,当时在公网上传播的视频码率普遍240-320kbps,而通过运营商内网点播的影片,在RealPlayer上的码率可以超过500kbps,达到了当时的最低可用标准。
后来,P2P技术被应用到电视直播中,这使得直播的码流普遍能达到500kbps,好的情况下可以达到1m。至少在网吧观看奥运会开幕式时,其分辨率可以与标清电视拉平,但仍然会出现大量马赛克。
本来,目前的家庭宽带是不按照流量计费的。用户不满视频网站偷跑流量,不是因为这会造成明确的经济损失。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这种操作在事前没有经过用户的同意,也不保证其他用户个人文件或隐私的安全。
但是,如果视频网站能够提前明确告知,且亮出安全措施的话,相信有很多人是愿意通过自愿参与的方式,来提升所观看内容的画质,并且少掏钱的。
PCDN可以用于任何大文件或高流量的传输。有些用户家中使用京东云等设备,可以自动将任务分配给附近的用户进行文件互传,还能通过这种方式赚钱。有些人自愿注册后就让家里的设备闲时挂着,每月可以赚到八九十块钱,基本上抵消了宽带费支出。
然而……运营商对此采取了重拳出击的态度。国内运营商将PCDN行为定义为“利用中低值业务……分流高值业务的流量,造成收入损失”,必欲除之而后快。
如果用户之间通过大量互传来满足需求,运营商的收入将会大幅减少。在如今一切走流量的模式下,原本还能产生利润的运营商C端服务,如彩信、彩铃,甚至话音业务都在逐步萎缩。运营商依赖与优爱腾芒B等大型客户的CDN交易来获取主要利润。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中国大陆5G基站总数达404.2万个,已实现“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在这背后,2015-2021年中央财政补贴累计投入200亿元,推动农村地区光纤宽带网络建设。贵州省2014-2017年投资超过340亿元用于网络建设,仅2017年前三季度就已完成投资100.5亿元。根据“前瞻研究院”数据,2019-2026年间,全国5G基站累计投资将达2.6万亿元左右。
如果没有互联网企业客户的支持,运营商不仅难以将5G服务普及到偏远农村,甚至连城市服务也可能会大幅缩水。
因此,限制普通家庭用户走PCDN,促使企业通过转移支付分担流量成本,也可以看作是普通人为网络基建做贡献……吧。
四、为啥不光明正大地降画质?
实际上,国外的视频服务不止这两家,还包括一些使用量不太多的平台,如Vimeo、Dailymotion等。此外,在其他类型的社交网络平台,例如Facebook、Instagram和Twitter上,也时常涉及到视频的传输。
这两年,几大流媒体平台在降本增效、开源节流方面,主要的举措是公开推出更多价格档位,如通过用户广告、单片付费,或者明确降低分辨率的方式,为用户提供费用更低的套餐。
其中一个关键词是FAST(Free Ad-Supported Streaming Television),意思是由广告支持的、免费的流媒体频道,就是传统广电的电视台换了种表述——也是流媒体以前靠点播试图“打倒”的对象,等轮到自己了才知道真香。
FAST频道在广告设置上与传统有线频道类似,如果内容更受欢迎,广告投放也会增加。国内视频网站经常被诟病的“广告中间插电视剧”现象,其实并不是国内独有,尤其是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YouTube广告插播的频率比以前更多,甚至达到让用户难以忍受的程度,但忍不了,也得忍。
有人曾提问“为何B站客户端会检测用户在屏幕前是否活跃”。有回答者说,他某天深夜用YouTube听音乐,睡着后醒来,发现正在自动播放着一个长达40分钟的广告,还没播完。看来要催眠的话,广告比正片管用。
但是,国外的视频网站恐怕在公司倒闭的前一秒,也不会选择对已经标称某种画质的视频,后期又降低其码率,替换为更低的质量,然后瞒着用户。
所以,这可能还涉及到不同地方互联网发展路径体现的文化问题。例如,现在像B站这样的国内视频网站允许用户右键点击视频播放器时显示帧率、码率等具体信息。这其实是借鉴了YouTube的做法。
尤其是在2000年代中期,当时YouTube还使用Flash播放器,就已经为高级用户提供了具体的视频属性展示,用户在向公司反馈错误信息时也能方便截图提供数据,便于排查问题。
如果按照国内的开发原则,这类信息本来要尽量减少暴露给用户,因为暴露得越多,可能带来的麻烦也越多。
有些人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以来,这个视频画质问题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至少对于2023年2月就曾经做过同类统计的娱乐资本论而言,我们也会观察到同样的现象。
答案显而易见,国内观众大多数并不在乎画质。
2023年,我们平均每天消耗短视频内容的时间已经超过两小时,长视频也超过1个半小时。我们的时间在“电子榨菜”中度过,但消费平台从手机到平板的小屏幕居多,用电视看的情况都不算太多。再好的画质,怕是也无法在这样憋屈大小的地方得以施展。
有些观众可能根本没有合适的设备来体验高画质,比如四五年前,当时正是电视面板白菜价的时候,很多人的大电视都是那时候买的。那时候就可以三千出头买到50-60寸,现在加一点点钱就能上70寸,可以说一直是白菜价。
不过,对大面板的追求一方面使得厂商在消费者不注意的地方减配,另一方面抑制了以旧换新的需求,导致长期看,电视机市场萎缩。
中国制造了全球75%的电视机,五年前,中国电视销量为5000多万台,而这一数字到了2023年时只有3700万台。五年时间,缩水1300万台。
今年8月,中国电视市场品牌整机出货量同比下降6.6%,中国电视出货量已经连续7月同比衰退。专家表示,坏消息是国内电视机销售台数下降,“好消息”是企业投产的屏幕面积增加。
从2020年到2024年,国内电视尺寸从接近50寸的平均尺寸,增长到今年的超过60寸,每年大概涨2英寸。在大尺寸趋势下,预计电视产品“需求面积”每年增长6%左右。
专家还表示,电视机厂商可以考虑出海,非洲、印度等国家地区的电视产品的平均尺寸还很小,“还有约一倍的增长空间”。
全行业追求性价比,电视机本来使用频率就不算多高,更是不能免俗。大部分屏幕大但价格低的机型,啥视界啥映画都是不支持的,或者效果会很奇怪。在播放HDR、杜比视界等增强画质技术时,系统都会提示因为硬件配置不足,而退回到1080p。
即便如此,根据影视飓风的实际对比,基于H.264编码的1080p已经能够在静态画面上实现极为细致的“数毛”效果,也不一定非得上到4K才能做到。某种程度上,国内标的“4K”之所以被推崇,一方面固然是营销话术容易让人心理满足,另一方面先放大再缩小,画面才能勉强恢复到之前的效果,就是个权宜之计。
这又涉及到另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清晰度、码率的标注。所谓的“高清”(HD)以及“超清”的定义,国内从3G时代开始就已经历了无休无止的注水过程,可以说就是一团浆糊。
与海外视频网站不同,最早在2007-08年前后,360p或480p被称为“标清”,而720p则称为“高清”。到1080p时,视频网站的称呼开始分化,称之为“超清”“原画”或者“蓝光”。当然,以上说法没有一个是名副其实的。按照广电的定义,只有4K或8K以及满足一定的码率下限,才有资格被称为“超高清”。
如果我们关注的焦点就仅仅在画面大小上,对其他颜色、对比度、清晰度等既不能量化,也没有感知,这些指标被压缩就是必然的。或许影视飓风在片尾的呼吁,实际上也是希望消费者将码率这个数字指标作为今后判断商品质量的另一个简单易懂的指标,由此倒逼平台。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区别是横亘在境外头部视频网站和国内之间的,例如上传片源时,对多声道、多语音轨、隐藏式字幕/实时字幕的完整支持……
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在缺乏一个洞察用户,并为用户做分级销售的机制,让重视码率、帧数、对比度、清晰度指标的用户得到高清视频,并为此多付钱;让不在乎这些的用户,用更便宜的价格追剧下饭吃瓜。
在这个过程中,做到坦诚且精准的销售,不要误导消费者,才是根本。想“既要又要还要”,只会哪边都做成半吊子,忘了商业的本质。
热门评论
>>共有0条评论,显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