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中国电车崛起?本田和日产合并谈判的背后考量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崛起正在重塑全球汽车产业,本田汽车和日产汽车之间的合并谈判就是其他车企尝试应对这一竞争威胁的最新例证。
本田和日产探讨合并
中国电车崛起
在美国,通用汽车在本月宣布,由于在华业务疲软,公司将计提超过50亿美元费用。在德国,大众汽车威胁要关闭工厂,并裁员数万人。大众此举背后的一个深层次原因是,该公司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导致利润受到打击。
现在,日本两大汽车巨头本田和日产也开始探讨合并。面对中国市场向电动汽车的快速转型,他们在中国均陷入了困境。
伴随着美日车企采取这些措施,三个基本事实浮现出来。目前在中国销售的新车中,有一半以上是纯电动汽车或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五分之三的中国买家选择国产品牌,这一比例创下了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以来的最高值。行业数据显示,中国乘用车出口在2020年至2023年间增长了四倍,去年达到410万辆。
比亚迪
中国崛起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变化开始在汽车市场显现,这种影响出现得稍晚一些,因为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以前在技术、质量和设计方面相对落后。
几十年来,日产、丰田、本田、通用、大众以及其他西方和日本品牌一直主导着中国汽车市场,从中获取大量利润,也不担心中国竞争对手会侵蚀他们的市场份额。在顺风顺水的时期,通用依靠中国市场每年为其增加大约20亿美元利润。
但是现在,外国品牌对电动汽车及其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在中国的迅速兴起感到震惊,整个过程仅用了四年时间。在特斯拉点燃了中国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后,以比亚迪为代表的积极进取型民营企业成为电动汽车电池、低成本制造和联网汽车技术领域的领导者。如今,中国企业正寻求进军欧洲、东南亚和拉美市场。
例如,比亚迪正在积极推出低价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例如秦Plus。一些广告显示,该车型的补贴后价格可低至7000美元。该公司还在泰国、匈牙利、巴西等地投资建设工厂。
抱团不一定行
分析师指出,本田-日产的合并旨在通过整合两家日本汽车制造商在电动汽车技术、自动驾驶和其他中国优势领域的努力,应对中国车企的竞争。
尽管合并后的本田-日产有望在全球汽车销量排名中位居第三,仅次于丰田和大众,但瑞穗银行的高级研究员唐金(Jin Tang)表示,他不确定这个规模是否足够具有竞争力。
“如果他们在电动汽车或智能汽车技术上没有重大突破,我不认为单靠合并就能让他们具备竞争力,尤其是在关键市场。”唐金称。
本田和日产在今年越走越近,双方表示将共同合作开发电气化技术。在这个十年开始时,这两家汽车制造商逾三分之一的全球汽车销量依赖中国。但是今年,他们在中国的销量仅为五年前的一半左右。
日产的处境更为艰难,因为该公司在美国的业绩也表现不佳。上个月,日产表示将裁员9000人,并将全球产能削减五分之一。今年11月,新加坡维权投资者Effissimo Capital Management表示,它已入股日产。
本田、日产在华销量大幅下滑
日产的投资者对潜在合作伙伴表示欢迎,因为这家陷入困境的汽车制造商可以从中寻求支持。日产股价周三在东京股市收盘时上涨23.7%。本田股价收盘下跌3%。在周三股价上涨之前,日产的市值已跌至大约80亿美元,引发了市场对该公司未来发展的猜测。
知情人士透露,作为苹果iPhone的代工商,富士康曾讨论过收购日产的事宜,以试图扩大其初具规模的电动汽车业务。他们称,富士康尤其对日产的汽车制造和设计资产感兴趣。日产拒绝对此发表评论。富士康发言人也未回复置评请求。
一位了解本田和日产之间谈判的人士称,由于两家公司每年仍在生产数百万辆需要定期升级的汽油动力汽车,他们对需要解决的广泛新技术感到苦恼。分析师表示,像本田或日产这样规模的公司很难跟上智能汽车和电气化的技术进展。
合并也有问题
与此同时,合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包括潜在的文化冲突和彼此车型的互相竞争。本田和日产的大部分汽车销量来自相同的市场:美国、日本和中国。两者都是面向大众市场的日本汽车制造商,拥有类似的车型,比如本田的CR-V跨界SUV与日产的Rogue相互竞争。
即使合并,本田和日产也面临与合并前相同的困境:是继续投入资源以收复市场份额,还是选择缩小规模维持已经下滑的市场地位。
大众已经明确表示,即便在德国国内进行痛苦地成本削减措施,它仍打算在中国这个最大市场进行投资,谋求东山再起。在过去一年左右时间里,大众已经开始转向使用更多来自本地供应商的中国零部件,以缩短开发时间并降低费用。它还在向本地公司投资数十亿美元,以获得中国的尖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