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死因改为败血症:和肺炎关系密切 死亡率可达60%
大S(徐熙媛)去世后,最初的说法是流感并发感染肺炎,但知情人士称,大S的真实死因是败血症,而非肺炎。不过,二者并非毫无关联。据专家指出,病毒性肺炎会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引起细菌或真菌感染,导致败血症,尤其是有些患者的脓毒症进展非常快,半天至一天就可能进展到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是死亡。
特别是如果患者本身基础情况就比较差,在病毒感染基础上,再合并其他感染,特别肺部感染,病因的判断就会比较困难。
大S的情况应属于甲流引发肺炎,出现肺部功能的损伤,导致呼吸衰竭,甲流病毒和继发感染的细菌又在体内扩散,引发了不可控的炎症风暴,最终导致多个器官的损伤和功能障碍。
根据既往报道,大S心脏患有二尖瓣脱垂,有癫痫病史,曾两次流产。
败血症其实是历史名称,现在的正式说法是“脓毒症”,或者“全身性感染”。
脓毒症是一种由感染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常见于严重创伤或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分为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
其中,脓毒症是指明确或可疑的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严重脓毒症是指脓毒症,伴由其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及组织灌注不足。
脓毒性休克是指脓毒症伴其所致的低血压,经液体治疗仍无法逆转。
脓毒症的主要症状包括寒战、发热、心慌、气促、精神状态改变等,可发展为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导致器官功能不全及循环障碍,危及生命。
发病原因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及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导致机体炎症反应及免疫调节失衡。
虽然脓毒症并非传染病,但其风险因素包括年纪(年幼或高龄)、免疫系统受损、糖尿病或肝硬化病史、长期于重症监护室治疗、创伤、侵入性治疗等。
数据显示,全球每年脓毒症患病人数超过1900万,其中约600万死亡,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约为300万。
世界脓毒症联盟统计,全世界每2.8秒就有一个人因脓毒症离世,如果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很高,脓毒性休克的死亡率在5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