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晶圆厂建设时间与成本均是台湾的2倍
2月19日,专门从事晶圆厂等高科技设施建设的领先工程、建筑和设计公司 Exyte 发布报告称,虽然在台湾建造一座晶圆厂大约需要19个月,但如果在美国建造一座同样规模的晶圆厂则需要长达38个月,几乎是台湾的两倍,并且建设成本大约是台湾的两倍。
根据SEMI发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晶圆厂预测》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将有18个新的晶圆厂建设项目开工,其中包括3个200mm(8英寸)和15个300mm(12英寸)晶圆厂,其中大部分预计将于2026年至2027年开始运营。
从更长周期来看,2023年至2025年,全球半导体行业计划开始运营的新的高容量晶圆厂多达97座。其中包括2024年的48个项目和2025年将启动的32个项目,晶圆尺寸从50mm到300mm不等。
作为一家拥有30年的历史,曾经参与过近300座晶圆厂的建设的专业工程公司来说,Exyte毫无疑问这这方面拥有非常丰富的建设经验和数据。
近日,Exyte全球业务部门先进技术设施(ATF)执行副总裁Herbert Blaschitz在SEMI行业战略研讨会(ISS)上发言时表示,一座大型的12英寸晶圆厂需要超过200亿美元的总资本支出投资,其中40-60亿美元将会被用于该设施的建设。施工需要3000万至4000万个工时来管理8.3万吨钢筋、5600英里的电缆和78.5万立方码的混凝土。
这样一个典型12英寸晶圆厂可能包括一个430000平方英尺(40000平方米)的洁净室,里面有 2,000 个生产工具,用于光刻、沉积、蚀刻、清洁和其它作,每个工具平均需要大约50个单独的工艺和公用设施连接,总的可能将拥有超过50000个流程和公用设施连接!
Herbert Blaschitz指出,在全球不同地区,建设一座同等规模的晶圆厂,在建设效率上将会存在巨大差异。
Herbert Blaschitz展示了一个非常大的晶圆厂,称在台湾建造的这座晶圆厂从许可到建成可以生成晶圆,仅用了大约19个月的时间(他拒绝透露该公司的名称,但表示该公司为美国所有)。相比之下,同等规模的一座美国晶圆厂可能需要长达38个月的时间。相对于欧洲晶圆厂来说,可能需要34个月的时间,中国大陆和东南亚则平均需要23个月。
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关键原因是,台湾简化的许可流程和全天候施工,而美国和欧洲获得许可证需要很长时间,并且没法7×24小时的全天候建造。虽然美国已经颁布了一项法律,将某些美国晶圆厂免于联邦环境评估,但这显然不足以与台湾相提并论。
同样,不同地区建造一座同等规模的晶圆厂的成本差异也很大。Herbert Blaschitz称,尽管设备成本相似,但在美国晶圆厂的建设成本大约是台湾的两倍。
“这种差异是由于更高的劳动力成本、广泛的监管要求和供应链效率低下造成的。”Herbert Blaschitz 解释称,“台湾的劳动力经验丰富,因此台湾建筑商需要的详细蓝图较少,这通常不是因为他们更精确,而是因为他们每天都这样做,熟悉流程的每一步,从而加快了晶圆厂项目的完成速度。”
美国的《芯片与科学法案》旨在帮助美国制造商在美国建设晶圆厂时克服这种不平衡,但这还不够。Herbert Blaschitz 说,最好的解决方案是使用他所谓的“虚拟调试”,这需要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就开始工作。
“有了数字孪生,我们基本上可以实际实施建设工作之前,创建工厂的数字模型。这样有助于及早发现潜在问题,降低成本和环境影响,同时提高速度和效率,甚至降低运营成本和碳排放。”Herbert Blaschitz 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