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摩吧50万张按摩椅月入近七千万 “时薪”收入直追普通打工人

摘要:

今年1月,福建乐摩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据招股书披露,乐摩物联旗下最核心的业务便是共享按摩服务品牌“乐摩吧”。随着这家市占率接近四成的共享按摩椅龙头进军资本市场,也让这个“躺着”赚钱的行业引起资本市场的关注。

首先引起市场关注的是公司近三年业绩的快速增长。2022年至2024年前9个月的报告期内,乐摩物联营收累计增长86%,净利润更是增长超13倍。

而这主要归因于公司网点的高速扩张以及新冠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的消退。

一方面, 作为公司销售终端的共享按摩设备数量,已由2022年的21.68万台猛增至2023年9月的40.21万台,接近翻倍增长。

另一方面,由于公司大量设备分布在客流量集中的商业综合体、影院、交通枢纽场所(包括机场、高铁站等)等消费场景。受益于消费者数量的增长,交易量也由2022年的4130万次增加至2024年9月的6044万次。


财务方面,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乐摩物联营收分别为3.3亿元、5.87亿元和6.15亿元,净利润分别约为648.1万元、8734万元和9311万元。

而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于2021年至2023年的三个连续年度,按交易额计算,乐摩物联相应年度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9.4%、33.9%及37.3%,已经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于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已为智能按摩服务设立超过45,000个服务网点,投放超过500,000张智能按摩设备。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这50万张按摩椅的盈利能力还不低。

若按公司截至2024年前9个月智能按摩服务6.04亿元的收入以及6044万次的交易量计,相当于50W张按摩椅月收入6711万元,平均一张按摩椅每月服务约13.43次,客单价约为10元左右。


结合此前媒体报道,乐摩吧共享按摩服务13.8元/15分钟-23.8元/30分钟的定价,按平均时薪计算,相当于每台按摩椅的时薪约为51元/时。

有意思的是,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8096元,以每个月20个工作日,一天工作8小时计算,“时薪”恰好也是51元/小时。

如此一看,乐摩吧的商业模式也可以概括为,公司雇了50万张按摩椅在全国范围内“7X24”的工作,时薪收入还和普通打工人不相上下。这在当前AI机器人概念火热的市场中,可以说是领先潮流,提前实现机器人替资本打工的长期愿景。

并且横向对比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乐摩物联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约为40%及15%。而据Wind数据显示,同期A股全部上市公司毛利率及净利率中位数分别仅有约25%和5.5%。

那么为什么看似重资产投入的共享按摩椅行业,还能够保持相对较高的盈利能力呢?


从乐摩物联的成本结构来看,POS(指销售终端)及相关开支占据了销售成本的约七成,是其最为主要的成本。这其中就包括了公司在商场、影院、机场等交通枢纽的场地使用费和维护成本。

据招股书披露,乐摩物联通常一次性按月、季度或年向场地方支付这笔费用,也就是说这是一笔相对固定的开支。

在销售终端的采购方面,乐摩吧通过规模效应及稳定的供应链,2023年及2024年前9个月,采购总额分别为4.22亿元及4.08亿元,期间公司按摩设备增加18.53万台,相当于每台按摩椅的综合投入约4439元。

而在相对重资产的投入过后,乐摩吧在后续运营中的运杂费用则相对低廉。2022、2023年及2024年的占销售成本的比重分别只有2.32%、5.09%及3.42%。


这也使得乐摩物联在2022年后,收入层面迎来大幅增长,但销售成本并未同步飙升,从而提供了稳定的毛利率。

不过,共享按摩椅的商业模式目前也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由于挤占公共空间、卫生安全隐患等问题也频频遭遇用户投诉和政策监管。

此外,在看到这一领域的商机后,传统按摩椅制造品牌如奥佳华、荣泰健康等都在向共享按摩服务领域拓展,或对乐摩吧的市占率形成冲击。

招股书显示,乐摩物联的销售费用从2022年的4275万元,一路增长到了2024年前三季度的8467万元。随着未来更多玩家入局,部署按摩椅等终端设备的相关费用也可能水涨船高,并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影响。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评论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