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中美机器人竞赛,中国优势几何?
3月30日,华尔街日报发文,美国和中国是仅有的两个处于智能类人机器人前沿的国家。无论哪个国家能制造出真正有用的类人机器人,都将主导无数劳动密集型产业。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3月的一次会议上表示:“机器人的时代已经到来。大家都注意了,这很可能会成为最大的产业。”
优必选的类人机器人
新型类人机器人的制造商旨在通过将机器人工程与功能强大的计算机芯片以及人工智能算法相结合,实现一次革命性的飞跃。这有时被称为具身智能。
目前,类人机器人作为与人类并肩工作的伙伴,仍然显得笨拙且可能存在危险。然而,支持者认为,它们最终将彻底改变从制造业到采矿业、老年人护理以及战争等各个领域。它们拥有能正常运作的眼睛、耳朵、手和腿,将无缝融入为人类设计的环境中。
位于密歇根州安娜堡的行业组织美国机器人工业协会主席杰夫・伯恩斯坦表示:“你无需改造工厂、仓库或家庭来适应类人机器人,这就是未来的前景。”
中国政府表示,希望到2027年使中国在类人机器人领域成为世界领先者。具身人工智能被列为一项新的国家风险投资基金的重点投资方向,这鼓励了私营部门的投资者和公司纷纷涌入这一领域。
这看起来像是一个熟悉故事的开端。中国公司制造了世界上大部分的电动汽车、船舶和太阳能电池板,在这些领域,都是政府补贴和有利的监管政策推动了它们的发展。
伯恩斯坦说:“中国有更多的公司在研发类人机器人,并且政府支持力度也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大。所以,目前他们可能具有优势。”
使机器行走和搬运物品的人工智能模型,比让聊天机器人撰写报告的模型要复杂得多。实体人工智能大多无法依赖从互联网上搜集的文本或视觉数据。类人机器人需要三维数据来理解物理学原理,而且其中大部分数据必须从头创建。
这正是中国具有明显优势的地方:中国拥有大量的工厂,类人机器人可以在这些工厂执行任务的同时,收集关于世界的数据。
中国机器人初创企业云深处的销售总监程宇航表示:“中国如今取得快速进展的原因是,我们将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并在真实场景中快速迭代和改进。这是美国无法比拟的。”
优必选科技,这家正在训练类人机器人分拣和搬运汽车零部件的初创企业,与包括吉利在内的中国顶尖汽车制造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在浙江省的一家工厂里,这些机器人正在接受训练,以帮助吉利生产极氪品牌的豪华电动汽车。
该公司的人员表示,机器人通过实际操作能更快地学会工作。就像一个在法国待了一个学期后法语水平大幅提高的高中生一样,现实世界给机器人带来了在实验室里无法人为制造出来的问题,比如处理装有汽车零部件的集装箱重量不均的情况。
优必选科技的一位经理说:“一个问题在实验室里可能需要一个月才能解决,但在真实环境中可能只需几天。”
优必选科技的人员称,目前两个机器人一起将一个集装箱装载到卡车上大约需要12秒,而人类工人只需要3秒。预计这些机器人的速度会加快,而且它们可以昼夜不停地工作。豪华汽车制造商极氪表示,这些测试是在非生产区域进行的,类人机器人的开发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
几家美国类人机器人制造商也在工业环境中对机器人进行试验。其中,由亚马逊支持的初创企业Agility Robotics自2023年以来,一直在亚马逊的仓库中测试其类人机器人分拣和搬运包裹的能力。
2 月,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桑尼维尔的初创企业Figure发布了视频,展示了两个机器人相互协作,识别物品并将它们放入冰箱的过程。
Figure公司的类人机器人在整理食品杂货
美国银行分析师李明勋表示,凭借中国的制造业实力,在当地生产的机器人最终成本可能不到其他地方生产的机器人的一半。
李明勋表示,他的估计是基于中国的电动汽车行业,该行业迅速发展,目前约占全球电动汽车产量的70%。“我认为类人机器人将成为中国的另一个电动汽车产业。”他说。
据接近优必选科技的人士透露,该公司名为Walker S的机器人系统,包括软件在内,目前售价数十万美元。优必选科技计划今年向客户交付500至1000台Walker S机器人,其中包括富士康。该公司希望到2027年将交付量增加到10000台以上。中国以外很少有公司开始销售由人工智能驱动的类人机器人。
行业内部人士预计,随着机器人应对更复杂的环境,比如私人家庭环境,这种竞争将持续数十年。
吉利汽车创始人李书福表示:“在机器人真正能够取代人类之前,尤其是在实现手脑协调之前,我们仍需要经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