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稀土的新限制可能会扰乱美国科技和国防工业

摘要:

中国出台了新的出口限制措施,加强了对全球稀土供应的控制,这可能会扰乱依赖这些材料的行业。上周晚些时候宣布的最新措施针对智能手机、电动汽车和军事技术中使用的七种元素,包括钪和镝。这些规则不是全面禁止,而是要求出口商获得许可证,并说明买家打算如何使用这些材料,这会产生行政上的摩擦,可能导致发货延迟并推高成本。

稀土矿物因其独特的化学和物理特性在现代技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例如,钪通过形成氮化铝钪来提高信号强度和效率,从而实现电信设备中高性能射频前端模块。制造商在 5G 智能手机、Wi-Fi 系统和基站的高频波滤波器中使用这种材料。虽然每个半导体晶片只需要少量的钪,但如果没有钪,关键电信组件的性能就会受到影响。

镝为各行各业提供支持。制造商将其添加到硬盘驱动器和电动汽车发动机中的钕铁硼磁铁中,以稳定高温下的磁性。工程师还将镝用于核反应堆和卫星中的辐射屏蔽。将其用于磁阻随机存取存储器 (MRAM) 可增强设备磁层的稳定性。

其他受限元素(包括钆、铽、钇、镥和钐)在先进技术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替换它们通常需要昂贵的解决方法或导致明显的性能损失,因此很难在不妥协的情况下进行替换。

中国在稀土生产领域的主导地位源于数十年来对采矿、精炼和加工基础设施的投资。中国生产了全球近 70% 的稀土矿和超过 85% 的精炼产品。尽管稀土在地质上并不稀缺,但其开采和提炼过程却非常复杂且成本高昂。中国高效生产这些材料的能力使其能够近乎垄断从消费电子产品到国防系统等行业所必需的供应链。

出口限制似乎是对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升级的战略回应。北京方面称这些措施是保护国家安全的必要措施,并援引了特朗普政府期间征收的关税。然而,它们也充当着影响全球技术市场的地缘政治杠杆。这些新限制是中国近期实施的第三轮出口管制,此前中国已对半导体制造中使用的镓和锗等关键材料实施了限制。

这些限制措施可能会对博通、高通、台积电、三星、希捷和西部数据等芯片制造商产生深远影响。稀土在半导体生产的各个阶段都发挥着关键作用,从晶圆级材料到高性能组件。供应中断可能会给因全球芯片短缺而紧张的供应链带来连锁反应。分析师警告称,随着制造商争相寻找替代来源,限制材料的价格可能会翻一番甚至翻五倍。

中国的出口管制影响深远,影响到商业市场和国家安全。稀土对先进国防系统至关重要,从战斗机、导弹到侦察无人机。如果供应中断持续,可能会推迟关键军事项目或大幅推高成本。美国仍然高度依赖中国进口稀土,国内只有一座矿山,这一弱点已被政策制定者视为严重的战略风险。

尽管中国占据主导地位,但全球范围内都在努力实现稀土供应链多元化。澳大利亚和越南等国家扩大了稀土生产,而其他国家则专注于开发回收技术和替代材料。例如,日本通过开采国内矿山并与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等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将对中国稀土的依赖从 90% 降至 60%。然而,北京对这些材料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无人能及。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评论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