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关税豁免救场 苹果惊险躲过生死危机

摘要:

4月14日消息,苹果公司近期暂时躲过了一场自疫情以来最严重的危机——至少目前来看是这样。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日前宣布,将对中国生产的消费电子产品豁免原拟征收的125%惩罚性关税,涵盖iPhone、iPad、Mac、Apple Watch和AirTag等热门产品。同时,原定对其他国家进口同类产品征收的10%关税也被一并取消。

尽管含半导体的产品未来可能仍面临较低的新“行业关税”,且中国商品仍维持20%的关税水平,但此次调整对于苹果以及依赖中国制造的消费电子行业而言,堪称一场重大胜利。

这项豁免对苹果而言无疑是一场“及时雨”。Evercore ISI分析师阿米特·达亚纳尼(Amit Daryanani)在最新研究报告中指出:“这对苹果是重大利好,否则关税将带来明显的成本通胀。”他预计,在股价本月累计下跌11%之后,苹果股价将在美国当地时间周一迎来反弹。

在获得此次豁免之前,苹果已提前制定应对方案,包括调整供应链,计划将更多面向美国市场的iPhone生产转至印度。相比之下,从印度出口至美国的产品将面临更低的关税。苹果高层认为,这一策略可在短期内有效规避中国高关税带来的压力,避免终端价格大幅上涨。

目前,印度的iPhone工厂年产能预计将超过3000万部,可覆盖美国市场相当一部分需求。苹果每年在全球售出约为2.2亿至2.3亿部iPhone,其中约三分之一销往美国。

这种产能转移要想顺利实施绝非易事,特别是考虑到iPhone 17即将投产且主要在中国生产。随着秋季新品发布临近,苹果运营、财务及营销部门对可能造成的影响愈发担忧,这种不安情绪不断加剧。若政策生变,苹果将不得不在短时间内将更多iPhone 17产能转移至印度等地。这很可能导致产品涨价(目前风险仍未完全消除),迫使公司与供应商展开利润分配谈判。苹果引以为傲的营销体系也不得不向消费者证明这些调整的合理性。

然而不确定性阴霾未散。鉴于白宫政策可能再次转向,苹果或将被迫做出更重大的战略调整。不过至少目前,管理层总算能暂缓紧绷的神经。

中国商务部称此举是“美方纠正其单边主义对等关税错误行为的一小步”,并敦促美方“迈出彻底废除错误做法的一大步,重回在相互尊重基础上通过平等对话解决分歧的正确轨道”。

然而,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表示,此次获得豁免的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将被纳入即将实施的半导体关税范围。他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ABC)采访时暗示,周五晚间宣布的关税豁免(取消中国125%关税及全球统一10%关税)仅为临时安排,并强调特朗普政府早有对该行业征收针对性特殊关税的长期规划。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风险在于:如果苹果加快将生产线撤出中国,中国可能会采取反制措施。苹果大约17%的营收来自中国,并在当地运营数十家零售门店,这种依赖性在美企中实属罕见。对此,苹果发言人拒绝发表评论。

中国已启动对美国企业的反垄断调查,并可能通过海关程序对苹果制造障碍。

据摩根士丹利估算,iPhone贡献苹果最大利润,其中约87%在中国生产;此外,约80%的iPad与60%的Mac同样在中国制造。这三类产品合计贡献了苹果约75%的年收入。不过,Apple Watch和AirPods目前几乎全部在越南生产,部分iPad和Mac产能也已转向越南,Mac生产还在向马来西亚和泰国扩展。

按销售市场划分,苹果约38%的iPad销售额,以及大约一半的Mac、Apple Watch和AirPods收入来自美国市场。

苹果与中国彻底脱钩的可能性极低。尽管特朗普多次呼吁苹果将iPhone产能迁回美国,但美国本土工程与制造人才储备相对不足,短期内难以支撑大规模生产转移。而中国庞大且成熟的生产体系在规模与效率上依然无可替代,苹果全球近60%的营收也来自美洲以外地区,这使得中国的制造能力对其全球业务仍至关重要。

自4月2日特朗普宣布新关税措施以来,苹果等科技企业的说客便持续向白宫施压,寻求获得关税豁免。在中美双方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报复性关税后,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实际税率已达145%,谈判近期变得愈加紧迫。

而当特朗普宣布暂停对其他国家实施更高关税时,这意味着苹果的竞争对手三星电子(其手机主要在中国之外生产)将获得竞争优势,进一步加剧了苹果面临的压力。

苹果及其他科技公司持续向特朗普政府强调:虽然愿意增加在美投资,但将最终组装环节迁回美国几乎无利可图。他们认为,美国应该专注于回流高附加值工作岗位,并鼓励半导体等关键领域的投资,而非执着于制造环节的搬迁。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评论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