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水怪”之谜:科学界激辩棘龙游泳能力

摘要:

恐龙时代距今约2.4亿年前至6600万年前。过去学界认为所有恐龙都是陆地生物,但棘龙的出现颠覆了这种认知。这种身长15米的庞然大物鳄鱼般的长口鼻、高耸背其帆和桨状尾巴,引发了水生习性的激烈争斗。

2014年,英国朴茨茅斯大学团队在《科学》(Science)发表研究,基于摩洛哥凯姆凯姆地区新发现的化石,首次出现棘龙可能是水生恐龙。研究指出密质肢骨类似企鹅等水生动物,短后肢适合四足运动,鼻孔位置在水中呼吸。2020年《自然》( Nature)期刊公布的完整尾部化石更显示其尾鳍加速现代鳄鱼,支持倡议游泳捕食的假说。

但这一观点遭到多方质疑。美国马里兰大学学者认为,现有证据仅能证明棘龙是涉水捕鱼的半水生动物,类似苍现代鹭。芝加哥大学团队通过独特的建模发现,棘龙肢存在骨气腔,浮力过大难以潜水,在此相反能双足行走。2022年《eLife》发表的一项进一步研究,指出其身体结构在水中表现笨拙。

争议焦点位于化石的不损坏。自1912年在埃及发现化石化石以来,棘龙化石保存率不足10%,1944年伊斯坦布尔博物馆被炸更使关键标本损毁。目前学界主要依靠零散牙齿、颌骨和椎骨进行研究。不同团队对相同特征的解读大相径庭。

尽管学术观点闭合,棘龙在公众领域已成为“明星”,相关研究成果持续引发媒体热议。学界观点是:棘龙无疑是恐龙中水生适应程度最高的物种之一,但“会游泳”的结论仍需更完整的化石证据支持。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评论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