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的“皱纹”越多越聪明?最新研究揭秘认知关键
人类大脑表面的沟回褶皱曾被认为只是大脑在有限颅骨空间内折叠的副产品,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最新研究表明,这些沟壑可能与认知能力密切相关。研究发现,某些微小脑沟的深度与大脑区域间的连接强度及推理能力存在显著关联。该研究成果最近发表于《神经科学杂志》(Journal Of Neuroscience)。
在研究中,研究人员观察了儿童和青少年的脑部结构,发现外侧前额叶皮层和外侧顶叶皮层的微小沟壑(称为“三级沟”)越深,这些区域间的神经连接就越强,推理能力也越突出。这些沟壑可能缩短脑区间的距离,使神经信号传递更高效。这一发现提示,三级沟的形态差异或可解释个体认知能力的差异,甚至成为神经发育障碍的诊断指标。
与大多数哺乳动物的平滑大脑不同,灵长类动物的大脑布满沟回,而人类的脑沟最为复杂。约60%-70%的大脑皮层隐藏在褶皱中,其中三级沟最晚形成,也最浅小。科学家推测,这些沟壑所在的脑区在人类进化中扩张最显著,可能涉及推理、决策等高级认知功能。
不过,研究人员强调,并非所有脑沟深度都与认知能力相关,且沟壑可能随经验和年龄变化。认知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教育、训练等后天因素。目前,该团队正在开发新型脑图谱软件,以更精确地识别个体脑沟差异,为神经科学研究提供新工具。
这项研究不仅挑战了传统观点,也为理解大脑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未来,脑沟形态或将成为个性化脑科学研究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