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决斗”:天文学家观测到深空星系的剧烈碰撞
天文学家首次目睹了一场剧烈的宇宙碰撞,一个星系以强烈的辐射刺穿另一个星系。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今日的《自然》杂志上,表明这种辐射会削弱受伤星系形成新恒星的能力。这项新研究结合了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ESO的VLT)和阿塔卡马大型毫米/亚毫米波阵列(ALMA)的观测数据,揭示了这场星系之战的所有血腥细节。
在遥远的宇宙深处,两个星系正陷入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它们一次又一次地以每秒500公里的速度冲向对方,朝着猛烈的碰撞方向前进,却总是擦肩而过,然后撤退,再次陷入下一轮的激战。“因此,我们将这个系统称为‘宇宙马上长矛比武’,”这项研究的共同负责人、法国巴黎天体物理研究所和智利法国-智利天文实验室的研究员帕斯基耶·诺德戴姆说道,他将其比作中世纪的竞技运动。但这些星系骑士并非完全的侠义之士,其中一位拥有非常不公平的优势:它利用类星体,用辐射之矛刺穿对手。
类星体是一些遥远星系的明亮核心,由超大质量黑洞驱动,释放出大量辐射。类星体和星系合并过去更为常见,在宇宙诞生后的最初几十亿年里出现得更为频繁,因此为了观测它们,天文学家需要借助强大的望远镜来窥视遥远的过去。这场“宇宙大战”发出的光花了超过110亿年才到达我们这里,所以我们看到的宇宙年龄只有现在的18%时的样子。
“我们首次观察到类星体辐射直接对一个原本规则的星系内部气体结构的影响,”该研究的联合负责人、俄罗斯圣彼得堡约菲研究所的研究员谢尔盖·巴拉舍夫(Sergei Balashev)解释说。新的观测表明,类星体释放的辐射扰乱了规则星系中的气体和尘埃云,只留下最小、最密集的区域。这些区域可能太小,无法形成恒星,导致受损星系在剧烈转变中拥有更少的恒星孕育地。
但这个星系的受害者并非唯一被改变的。巴拉舍夫解释说:“这些合并被认为会将大量气体带入位于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 在这场宇宙争斗中,新的燃料储备被带到了为类星体提供能量的黑洞附近。随着黑洞不断吞噬,类星体可以继续其破坏性的攻击。
这项研究利用位于智利阿塔卡马沙漠的ALMA和ESO甚大望远镜(VLT)上的X-shooter仪器进行 。ALMA的高分辨率帮助天文学家清晰地区分了两个正在合并的星系。这两个星系彼此距离非常近,在之前的观测中看起来像是一个整体。研究人员利用X-shooter分析了类星体穿过常规星系时发出的光。这使得团队能够研究该星系在这场宇宙大战中是如何受到类星体辐射的影响的。
使用更大、更强大的望远镜进行观测,或许能揭示更多关于此类碰撞的信息。正如诺德戴姆所说,像欧洲南方天文台极大望远镜这样的望远镜“肯定能让我们推进对这个以及其他系统的更深入研究,从而更好地理解类星体的演化及其对宿主星系和邻近星系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