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家猫大小的亚高山绒鼠首次在新几内亚被拍摄到
一种生活在高山上的难以捉摸的夜行啮齿动物首次被拍摄到,这对动物科学来说是一个重大发现,就像中了动物学彩票一样。这种动物 30 年来只被见过一次,所有对它的描述都来自博物馆的少数标本。
这段视频捕捉到了老鼠在溪流上的木头上奔跑的场景,这是现存的第一段记录
捷克研究员弗朗蒂谢克·维梅尔卡(František Vejmělka)在新几内亚茂密的森林山区进行了为期六个月的探险,试图填补困扰该地区的野生动物知识空白,期间偶然获得了“黄金门票”。即使是像树袋鼠这样最为人熟知的物种,我们对栖息在这片偏远地区的本土物种也有很多不甚了解的地方。
这种名为亚高山绒鼠(学名 Mallomys istapantap )的动物与科学家最近培育的绒鼠截然不同。从头到尾观察,雄性绒鼠身长可达 85 厘米(近 3 英尺),体重可达 2 公斤(4.5 磅)。至于它们为何生活在海拔 3200 米(10500 英尺)以上崎岖的高山地区,很可能是因为竞争而不得不在其他地区寻找资源——而且很可能并非从与它们关系最密切的其他小鼠或大鼠那里获取,因为这种“大家伙”(无论雄性还是雌性)只吃植物。
但随着向更高海拔的迁徙,亚高山绒鼠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包括更强的抗寒能力,比如厚厚的皮毛和更大的体型——这在体型较大的动物中很常见。而夜间觅食的习性意味着它们拥有更好的躲避肉食性捕食者(包括人类)的技能。
事实上,韦伊梅尔卡可以通过其中一个标本评估其寄生虫、饮食和其他形态特征(如下图所示),该标本是一具被当地猎人的狗杀死的尸体。
尽管如此,这只死去的毛鼠仍然让科学家能够进行广泛的组织取样和其他重要的评估 František Vejmělka/CAS 生物中心
“如此巨大、如此引人注目的动物竟然鲜有研究,真是令人惊讶,”维伊梅尔卡说道,“热带山区的生物多样性还有多少值得探索的地方呢?”
威廉山上设置的相机陷阱拍摄到的老鼠影像,也让维伊梅尔卡填补了我们对该物种认知的诸多空白,包括其迁徙方式、觅食模式以及其他行为特征。在为期六个月的考察期间,这位科学家在当地原住民的帮助下,记录并鉴定了巴布亚新几内亚最高峰上61种不会飞的哺乳动物,包括啮齿类和有袋类动物。
他说:“如果不是当地猎人陪同我到山里并帮助我找到这些动物,我就不可能收集到这些数据。”
这一独特的发现是地球上最大的鼠类啮齿动物之一——旧大陆鼠类,包括我们更熟悉的老鼠和大鼠——也是该地区最大的鼠类。幸运的是,短期内你不会看到这些巨大的“壮观哺乳动物”(科学家称之为)的大规模入侵。它们喜欢在黑暗中独自生活,白天待在洞穴里,或者爬到高处躲藏在树冠里。
这项研究对于填补澳大利亚热带地区缺失的数据至关重要,与美洲、非洲和东南亚相比,该地区的研究不足。
该研究发表在《哺乳动物》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