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越来越多 修车店月营收却暴跌超750% 谁在冲击传统汽修店?
据媒体报道,一位从业十余年的汽修店老板表示:“大街上汽车越来越多了,车也越来越新了,可生意却越来越少了。”在二线城市的他,靠着时代红利,他的汽修店曾经月营收最高能达到10万元以上,每月最高净利润能够达到六七万元。
他还骄傲的表示:“业绩好的时候,一天进店修车的台次能够达到20台,当时一年净赚100多万都不是什么问题。”
而如今,像他这样的传统汽修店生意却异常惨淡。
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2025年,全国传统汽修门店数量减少18.7%,从42.3万家减少到34.4万家。
这种现象在一二线城市更为明显,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传统汽修店数量减少超过25%。
有行业人士调研发现,一家建店面积为300㎡场地的汽修店,月租金达2.4万元,且周边小区密集。
但这家店2024年平均月现金营收仅为1.6万元,比2023年每月13.7万元暴跌超750%。
是什么在冲击传统汽修店?
答案是近两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据了解,目前大部分传统汽修店的收入仍高度依赖燃油车业务。
然而,随着燃油车保有量增速放缓,这一业务正面临“量价齐跌”的困境。
上述行业人士表示,首先是新能源车的爆发式增长,在供需两端挤压着传统汽修店的生存空间,因为三电系统结构简单,故障率低,所以没什么保养需求。
其次,国补政策推动下的新车置换潮,很多正值维修期的燃油车被提前报废,也加速了存量燃油车的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