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黑猫两次帮助病毒学家发现能感染人类的新病原体

摘要:

在许多西方社会,黑猫可能被认为是不吉利的,然而,一只浑身乌黑的猫却给一个科学家团队带来了好运,在发现一种能够感染人类的新型病毒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是佩珀目前发现的第二种新型病原体。

佩珀像猫一样,捕捉并杀死了一只大沼泽地短尾鼩(学名:Blarina peninsulae),这是一种佛罗里达州特有的小型有毒哺乳动物。佩珀的主人约翰·莱德尼基(John Lednicky)是佛罗里达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的病毒学家,他随后将这只鼩鼩带进了实验室进行检查。

虽然这听起来有点奇怪,但在科学界却并非如此,莱德尼基一直在研究骡鹿痘病毒的传播,而鼩鼱则为他的团队提供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研究机会。

“这是一项机会主义研究,”莱德尼基说。“如果你遇到一只死去的动物,为什么不去检测一下,而不是直接埋掉呢?这样可以获得很多信息。”

研究人员发现,这只鼩鼱体内携带着一种此前未发现的正呼肠孤病毒属病原体。已知这类哺乳动物病毒能够感染多种宿主,包括人类。虽然大多数感染会导致轻微的上呼吸道或肠道问题,但严重病例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 (CNS) 疾病、肺炎等。

它们对人类的全面影响尚不清楚,但它们也与儿童脑炎、脑膜炎和胃肠炎有关。与流感病毒一样,两种不同类型的正呼肠孤病毒可以感染宿主细胞,从而导致基因混合,产生新的病原体。

“哺乳动物正呼肠孤病毒种类繁多,而我们对这种最近发现的病毒了解不足,无需担忧,”该研究的主要作者、佛罗里达大学研究员艾米丽·德鲁伊特说道。“哺乳动物正呼肠孤病毒最初被认为是‘孤儿’病毒,存在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体内,但与疾病无关。最近,它们被发现与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疾病有关。”

去年,佩珀在给主人献祭的一只老鼠身上发现了首个新型病毒,现在被称为盖恩斯维尔啮齿动物杰龙病毒1(Jeilongvirus 1)。这是杰龙病毒(一种与呼吸道感染相关的副粘液病毒)首次在美国本土被发现。

莱德尼基在十月份表示:“[杰龙病毒] 在啮齿动物、人类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细胞中生长得同样好,这使其成为溢出事件的绝佳候选者。”

与此同时,佩珀没有受到这两种新型病毒的影响,毫无疑问已经回到了盖恩斯维尔的家中巡逻。该团队随后公布了这种新型病毒——盖恩斯维尔鼩鼱哺乳动物正呼肠孤病毒3型毒株UF-1的完整基因组编码序列。

“猫通常进化成以啮齿动物为食,因此不会因啮齿动物携带的病毒而生病,”莱德尼基在佩珀抓到老鼠后说道。“但我们必须进行测试,看看这种病毒是否会影响宠物和人类。”

当然,必须承认,家猫和野猫对世界生物多样性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自17世纪以来,它们导致了40种鸟类和21种哺乳动物的灭绝——占这些物种灭绝总数的26%。不过,鉴于佩珀对科学进步的贡献,我们不会把他描绘成反派,至少在这个故事里不会。

德鲁伊特说:“我们知道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未知病毒,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追踪它们的侦探。”

“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关注正呼肠孤病毒,并知道如何快速检测它们,”莱德尼基补充道。

该研究发表在《微生物学》杂志上。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评论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