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抓“知了猴”一晚能赚几百元 蝉这么值钱怎么没多少人去养殖呢?
又到了知了猴(蝉)不停爬出土的季节,每当这个季节来临,我们都可以看到许多抓蝉、吃蝉、被蝉声、蝉尿困扰的新闻。有人说小树林里抓知了猴的人比知了猴还多,也有人被媒体采访,表示一晚上抓知了猴能赚大几百元。
△ 新闻截图
△ 新闻截图
很多人可能好奇过,既然知了猴这么值钱,为什么没多少人去养殖呢?
其实,蝉的养殖很早就开始兴起了,不过它的养殖成本和养殖风险都挺高的,这可能就是现在知了猴依然这么贵的原因。
为什么知了猴现在这么受欢迎?
知了猴这种特殊的饮食,最初被人选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一些地区食材的可选性较少,才会被选中的!
就我观察来看,海鲜、河鲜、甚至山鲜较多的地区,人们都没有吃知了猴的习惯,因为收集这些食材比收集知了猴简单高效多了。
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食材的研究越来深入,渐渐地发现,昆虫才是真正浑身是宝的宝藏食材 ,优质蛋白比鸡肉、猪肉等要高很多,还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些甚至还富含omega-3等有益健康的脂肪酸。
就拿未蜕壳的食用知了猴来说,它的蛋白质含量高达72g/100g(也有些出处显示蛋白质含量只有15%-20%),优于常见肉类,同时它还富含锌、铁等人体容易欠缺的矿物质。
以前人们对许多非正规的食材,通常都喜欢用油炸处理,不然估计会比较难以下咽吧,而那些高蛋白的食材,油炸之后确实是会变得香脆可口。
另外,知了猴的壳一直以来都是一种重要中药,人们对蝉壳的收集偏好远比吃知了猴更深入人心,很多不吃知了猴的地区,也会收集蝉壳卖钱。
市面上有两种知了猴,分别是蜕壳的和未蜕壳的,已蜕壳的就要便宜很多,这个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大家都觉得蝉壳是好东西,对身体有益。
总之,现在对许多喜欢吃知了猴的人来说,不是简单的对特异饮食的好奇尝试,而是真觉得它好吃,甚至觉得它能够补身体。
而且由于吃蝉的人越来越多,一些餐厅甚至都将知了猴作为这个季节的特色菜售卖了,甚至还开发出知了猴面包、知了猴面等各种吃法。
所以需求量确实挺大,硬生生把这种养殖成本较高的食材吃成了有很多人养殖!
为什么蝉不好养?
我前面提到过,知了猴的养殖成本和养殖风险都比较高,这是因为蝉的生命周期太长了!
黑蚱蝉有时候也被叫作金蝉,这是中国分布最广的蝉之一,也是最常被抓去吃的蝉,它的个头足够大,数量也足够多。
△ 这个就是黑蚱蝉
很多用于养殖的蝉就是黑蚱蝉,但是这种蝉的生命周期达到3-5年,即便被人为培育,以及精心照料,它们从卵到出土也需要3年左右。
做任何生意都是一样的,投入的时间越久风险就越高,越有可能出变故,假设蝉从播种蝉卵到收获知了猴要三年的时间,真的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另外,你养蝉还得先养树,虽然黑蚱蝉若虫可以寄生在许多种树的树根上吸食树液,但是不同的树木对蝉若虫的存活率的影响很大,所以你得先种植对蝉若虫友好的树才行。
如果想要增加产量,你还得像对待普通农作物一样对待这些树,除草、施肥是不可少的,不然树的营养跟不上,蝉若虫的营养也跟不上。
总之,养蝉是投入比较大,风险比较高的事情,但即便如此,现在也有很多人在养,就是因为现在这个挺受欢迎的,需求量确实比较大,靠抓野生的完全不够用。
热门评论
>>共有0条评论,显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