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并非全是灾难:可为地下生命提供电子食物

摘要: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领衔的最新研究揭示了一个突破性发现:地震等地壳构造活动释放的化学能,能为地下微生物提供阳光之外的“替代燃料”。这一发现不仅解开了地下生命能量来源的谜团,更拓展了人类对生命生存边界的认知。

据介绍,在地球黑暗的地下深处,栖息着地球上95%的原核生物,约占地球总生物量的19%。这些无法依赖光合作用的生命如何获取能量,长期以来是学界难题。

研究团队通过“压裂-反应”实验平台模拟地下断裂活动发现,岩石破裂产生的新鲜表面与水接触时,会瞬间生成氢气和过氧化氢,引发铁的氧化还原循环,持续释放电子。

这些电子在碳、硫、氮等元素间流动,形成“地下电网”,为微生物提供直接可用的能量。

项目负责人朱建喜研究员指出,地震等活动能将机械能转化为化学能,成为地下生态系统的能量引擎。这种能量机制突破了 “万物生长靠太阳”的传统认知,解释了深部生物圈的生态多样性成因。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宏平表示,这一机制可能同样存在于火星古老断层或木卫二冰壳裂缝中,为地外 “地下生命” 提供长期能量供给,这为地外生命探测指明了方向。

地壳断裂维持深部地下微生物群落活动的概念图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评论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