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认为狗实际上无法判断人类的性格

摘要:

尽管我们坚信狗能够感知人类的好坏,但新的研究表明,它们实际上可能无法判断人类的性格——至少不是按照我们的想法。当狗狗观察人类如何对待其他狗狗时,它们之后并不会偏爱更友善的主人。即使是直接的互动也不会影响它们的行为。这项研究表明,狗狗的声誉判断可能比我们意识到的更加微妙,或者更难研究。

狗会评判人类的性格吗?

在判断人品方面,很多人非常相信狗的直觉。如果狗立刻对某人热情起来,这通常被视为此人善良、值得信赖的标志。另一方面,如果狗显得犹豫或警惕,有些人可能会将其视为危险信号。但狗是否真的以这种方式评估人类的行为,目前仍未完全清楚。

研究表明,某些高智商且高度社会化的动物,例如黑猩猩,能够通过人际互动或观察他人的待人方式来形成对人类的看法。由于狗与人类亲密生活了数千年,科学家们一直对狗是否也能做到这一点特别感兴趣。然而,迄今为止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奥地利狼科学中心的一项早期研究发现,无论是群居的家犬还是狼,即使在直接互动或观察人类行为之后,都无法对人类个体形成认知。这种判断力的缺乏可能是由于这些动物与人类接触有限,这促使研究人员设计了新的实验,实验对象是拥有更多人类经验的狗。

研究人员的狗狗Jasper(左)和他的好朋友Sahibu(右)。图片来源:Hoi-Lam Jim

通过观察测试狗的声誉判断

为了进一步探究这一点,科学家们研究了40只宠物狗,以了解它们对人形成看法的能力是否会随着年龄或发育而变化。研究人员设置了一个情境,让每只狗都能观察另一只狗与两个人的互动。其中一人慷慨地喂食了另一只狗,而另一人则没有提供任何食物。

观看完这段对话后,负责观察的狗被允许与两个人互动。研究人员密切监测了狗的行为,记录它先接近哪个人,是否跳起来,以及它与每个人的距离。

对善良的人类没有明显的偏好

研究结果显示,所有年龄段的狗对慷慨喂狗的人的偏好,与拒绝喂狗的自私人相比,并没有显著差异。它们对这两个人的行为,在间接偷听或直接接触后,并没有超出偶然水平。

“很明显,声誉的形成可能比以前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即使对于像狗这样与人类密切合作的动物也是如此,”最近加入京都大学的通讯研究员 Hoi-Lam Jim 说道。

实验设计的局限性

这项研究凸显了准确捕捉狗对人类的理解和评价所面临的方法论挑战。由于直接的声誉形成是窃听的先决条件,研究人员对没有发现声誉形成的证据并不感到意外,但他们也没有预料到直接互动后缺乏声誉形成的证据。

吉姆说:“实验设计中的方法论挑战,特别是使用两种选择测试,可能解释了我们的负面发现,而不是能力的缺乏。”

改进未来对狗的社会认知的研究

为了更好地了解影响狗的社会认知能力的因素,研究小组表示,未来的研究应该系统地比较不同种群和生活经历的各个年龄段的狗,并扩大到包括散养犬、服务犬和警犬。

对于我们许多人来说,相信狗会对人进行社会评价似乎是合理的,但目前我们还不知道。

编译自/scitechdaily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评论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