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食用鸡蛋不会损害心脏健康
一项突破性研究表明,增加心脏病风险的不是鸡蛋中的胆固醇,而是其他食物中的饱和脂肪。无论你喜欢水煮蛋、炒蛋还是煎蛋,鸡蛋又回到了菜单上。南澳大利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早餐吃鸡蛋并不会像之前认为的那样损害你的胆固醇水平。
多年来,鸡蛋一直被认为会导致胆固醇升高,增加患心血管疾病(CVD)的风险。然而,南澳大学的研究人员现在证明,真正的问题并非鸡蛋中的胆固醇,而是我们饮食中其他食物中常见的饱和脂肪。
在一项被认为是世界首创的研究中,科学家们研究了膳食胆固醇和饱和脂肪如何影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的水平。他们发现,如果在高胆固醇、低饱和脂肪的饮食中加入每天食用两个鸡蛋,实际上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有助于预防心脏病。
心血管疾病仍然是全球头号死因,每年造成近1800万人死亡。仅在澳大利亚,每12分钟就有一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全国每四例死亡病例中就有一例是由心血管疾病导致的。
首席研究员、南澳大学的乔恩·巴克利教授表示,现在是时候重新思考鸡蛋的声誉了。
巴克利教授表示:“鸡蛋长期以来一直被过时的饮食建议不公平地批判。”
它们很独特——胆固醇含量高,没错,但饱和脂肪含量低。然而,它们的胆固醇水平常常让人们质疑它们是否符合健康饮食的标准。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将胆固醇和饱和脂肪的影响分开,发现当鸡蛋中的高膳食胆固醇作为低饱和脂肪饮食的一部分食用时,不会升高坏胆固醇水平。相反,饱和脂肪才是导致胆固醇升高的真正原因。可以说,我们已经提供了确凿的证据来捍卫不起眼的鸡蛋。所以,说到熟食早餐,你需要担心的不是鸡蛋,而是额外的培根或香肠更有可能影响你的心脏健康。”
编译自/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