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热浪中用风扇降温实际上弊大于利

摘要:

在热浪中,电风扇或许感觉像是救命稻草,对老年人来说,它或许能提供一些帮助——但效果远不如想象。一项新研究发现,虽然高速风扇可以略微降低核心体温,并改善湿热环境下的舒适度,但它并不能完全阻止体内热量的积聚。在极端炎热干燥的环境中,使用风扇此前已被证实会增加心脏负担,因此,风扇带来的弊大于利。

来自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莫纳什大学、阿德莱德大学以及蒙特利尔心脏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究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使用电风扇对 58 名 60 岁以上老年人(平均年龄 68 岁)的影响。

在这项随机交叉试验中,27名参与者有冠状动脉疾病史,31名无。所有参与者均接受了四次三小时的热暴露试验,间隔至少72小时:仅使用风扇(气流约4米/秒)、不使用风扇进行皮肤润湿、使用风扇进行皮肤润湿且不进行任何干预(对照组)。风扇放置在距离受试者略超过3英尺(1米)的位置。

在皮肤润湿实验中,研究人员将温水喷洒在参与者裸露的皮肤上,模拟出汗。实验中使用的风扇是标准的高速家用落地式风扇。

参与者所处的室温为 100.4 °F (38 °C),相对湿度为 60%,这代表室内高温条件。

研究人员发现,与不使用风扇或皮肤湿润相比,仅使用风扇可使参与者的核心体温平均略微降低0.18华氏度(0.1摄氏度),这表明使用高速电风扇有一定的益处。此外,参与者的出汗量也有所增加,并且报告称感觉更凉爽、更舒适。

有趣的是,使用带皮肤润湿功能的风扇并不会改变核心体温,尽管它确实让人感觉总体上最舒适。研究表明,皮肤润湿会抑制人体自然排汗反应,从而降低身体散热。

即使人们报告说他们感觉比控制热暴露期间稍微舒服一点,但单独的皮肤润湿并不能改变核心体温。

然而,当温度和湿度发生变化时,结果却截然相反。考虑到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存在心脏问题的风险,只有31名健康受试者参与了风扇实验(其余27名受试者仅接受了皮肤润湿/无皮肤润湿的实验)。

他们发现,在炎热干燥的环境中——温度为 45 摄氏度(113 华氏度),湿度为 15%——仅使用风扇实际上会使核心体温升高 0.3 摄氏度(0.5 华氏度),相比完全不使用风扇,这表明风扇实际上将热量带入体内。两项皮肤润湿测试均未证明对受试者降温有显著效果。

人们还报告说,在这次测试中使用风扇时他们感觉更热,这表明随着核心温度的上升,他们的舒适度反映了内部的变化。

总体而言,研究表明,不仅仅是温度数字,空气中的水分含量也决定了高速电风扇在实际冷却身体方面的效果。

高温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联系已得到充分证实,大量证据表明高温会加大心脏负担。研究表明,当高温天气导致气温升高时,心脏相关死亡的风险会增加两倍。

悉尼大学和蒙特利尔心脏研究所的早期研究发现,当气温和空气干燥导致身体发热时,诸如润湿皮肤等可行干预措施能够抵消风扇的加热效应。然而,在这项研究中,核心温度的轻微下降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即使人们感觉更舒适,其益处也微乎其微。

研究表明,风扇可能不足以消除热浪期间的健康风险,对于那些无法使用空调的人来说,其他干预措施,如社区降温庇护所和更细致的热风险警告,可以在极端天气事件中更好地保护老年人。

该研究发表在《JAMA Network Open》杂志上。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评论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