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安全”提示音可能实际上降低了驾驶安全
大多数现代汽车都配备了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ADAS),致力于保障驾驶员安全。例如车道偏离预警系统无论有意或无意地横向偏离白线都会发出警报。旨在防止因分心或困倦而偏离路线。
研究证实,此类系统确实可以预防碰撞。然而,一些司机觉得眨眼和戳刺驾驶行为令人恼火,而且往往没有必要。最近,一项精心设计的研究表明,使用此类系统也会改变驾驶行为,而且这种改变往往是更糟糕的。
这项研究由美国和香港的大学研究人员开展,数据来自一家未具名的大型汽车制造商在美国收集的远程信息处理数据。这些远程信息处理数据被汽车制造商广泛收集,这促使人们采取措施保护驾驶员隐私。这些数据提供了车辆性能(例如速度和加速度)以及车辆行程(例如车辆行驶的时间和地点)的信息。
这些数据还提供了驾驶员属性的汇总详细信息,例如年龄、性别和收入水平。通过追踪研究中车辆的车龄,研究人员还可以了解驾驶员行为随时间的变化。
作者着手区分两种 ADAS 对驾驶员的影响:一种是要求立即采取纠正措施的 ADAS,另一种是仅提供信息的 ADAS。他们预测,仅使用要求立即采取纠正措施的 ADAS 的驾驶员驾驶车辆时会比不使用 ADAS 时更不谨慎,而仅使用信息性警报的驾驶员则会更加谨慎。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举例来说,他们重点介绍了要求严格的ADAS系统,包括前方碰撞预警系统(当系统推断车辆可能与前方物体发生碰撞时会发出警报)以及上文提到的车道偏离预警系统。他们发现,在美国,这两项系统几乎总是捆绑销售。
研究人员测试了基于传感器的 ADAS 功能,例如前方碰撞和车道偏离警告系统
举一个仅提供信息的 ADAS 的例子,他们研究了仅配备盲点检测功能的汽车,当另一辆车从后方驶来时,该功能仅限于闪烁视觉警报。
他们使用了一组未配备上述任何ADAS系统的汽车作为对照组。这三个样本总计195743辆,分布在美国各地。
为了评估驾驶员的行为,该研究重点关注速度和刹车。在速度方面,研究重点并非驾驶员是否超速,而是他们的驾驶速度与同一路段上所有驾驶员平均速度的对比。
超速的定义是,驾驶速度比平均速度快一个标准差以上。紧急刹车的定义是,减速速度超过每秒 6 英里(10 公里/小时)。
作者观察到:“紧急刹车和超速事件的减少表明整体驾驶行为有所改善。”
研究发现,与完全不使用 ADAS 的驾驶员相比,仅使用前方碰撞和车道偏离警告的驾驶员每天发生的超速事故增加约 5%,紧急刹车事故增加约 6%。
相比之下,与不使用 ADAS 的驾驶员相比,仅使用盲点检测的驾驶员超速事故减少了 9%,紧急刹车事故减少了近 7%。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种影响都略有增强。在推测这些行为效应的原因时,作者提出,要求驾驶员采取紧急行动的ADAS提示会触发所谓的系统1认知处理,这种处理过程快速且自动化。做出这种反应的驾驶员可能会将频繁的警告视为ADAS正在提升安全性的标志,因此会更愿意降低谨慎程度。
他们提出,盲点检测等仅提供信息的 ADAS 更有可能产生系统 2 思维,即人们反思自己的经验、从中学习并刻意调整自己的行为。
为了验证这些想法,他们比较了男性和女性使用每种系统的行为。他们表示,多项研究表明,女性在遇到紧急ADAS提示时增加风险的速度比男性慢,而在从信息提示中进行反思学习的速度比男性快。果然,这种性别差异在结果中得到了体现。
值得强调的是,即使报告的行为发生了变化,两种类型的ADAS系统在减少碰撞方面仍然有效。作者报告称,前方碰撞和车道偏离警告共同将碰撞率降低了15%,盲点监控则降低了19%。
然而,他们表示,汽车公司应该思考如何减轻紧急ADAS警告对行为的负面影响。我们希望他们的研究能够推动开发出减少刺耳铃声和哔哔声的系统。
这项研究题为《智能系统警告的一般行为影响:以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为例》,发表在《生产与运营管理》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