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学院报告称95%的AI应用并未给企业增加利润 令华尔街感到担忧

摘要:

最近几周,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市场可能正在形成危险泡沫的警告愈演愈烈。随着大型科技公司和人工智能投资在当今股市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许多人开始质疑其回报究竟在哪里。

麻省理工学院南大创新中心(NANDA)的一份报告估计,几乎没有一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能够从该技术中获得可衡量的收益,导致本周众多科技公司遭遇抛售,拖累全球股市下跌。这一发现进一步印证了越来越多的警告,即人工智能市场可能即将崩盘。

这份题为《GenAI 鸿沟:2025 年商业 AI 现状》的报告分析了 300 个公共 AI 实施案例,调查了 350 名员工,并采访了 150 名企业领导者。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是,只有约 5% 的试点 AI 公司实现了收入快速增长,而大多数公司则停滞不前。

报告发布后,英伟达、Palantir、Arm、甲骨文、AMD 和 AppLovin 等公司股价周二均出现个位数百分比的下跌。该消息导致纳斯达克指数下跌 1.4%,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下跌 0.7%,斯托克欧洲指数下跌 0.6%,日本日经 225 指数下跌 1.5%,韩国综合股价指数下跌 0.6%。

麻省理工学院报告的主要作者阿迪亚·查拉帕利(Aditya Challapally)告诉《财富》杂志,少数成功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通常专注于一个专业领域,并与客户保持密切合作。有些公司的收入在短短一年内就从零增长到2000万美元。

报告还发现,虽然大多数人工智能投资都流向了营销和销售工具,但后端自动化带来的回报最高。这些解决方案包括简化外包和其他运营流程的解决方案。

此外,虽然大多数公司都在尝试构建自己的AI工具,但从专业供应商处购买解决方案的公司更有可能获得成功。最有效的工具能够适应特定的参数,这与ChatGPT等通用系统不同。

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最近承认,许多吸引风险投资的新兴人工智能公司都设定了不切实际的预期,并警告称,由此产生的泡沫一旦破裂,可能会造成历史性的损失。他的言论与经济学家托尔斯滕·斯洛克(Torsten Slok)的观点相呼应,后者认为,人工智能热潮比20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泡沫更加被夸大。

去年,《金融时报》专栏作家罗伯特·阿姆斯特朗指出,除了英伟达和其他专注于人工智能的芯片制造商之外,标准普尔500指数正在走弱。最近,科技分析师爱德华·兹特龙指出,英伟达GPU的销售额(占美国股市市值的近8%)仍然是人工智能相关利润的主要来源。这种反馈回路的任何中断都可能对占据超过三分之一市场份额的少数科技巨头产生重大影响。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评论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