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超市海鲜被检出濒危鲨鱼肉 商品标签误导消费者
近日,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许多在美国超市、鱼市乃至网络平台出售的鲨鱼肉,不仅标签含糊、涉嫌误导,而且部分产品实际来自濒临灭绝的鲨鱼物种。
一项新研究揭示,美国市场上销售的鲨鱼肉大多存在标签误导现象,DNA检测显示这些鲨鱼肉往往来自锤头鲨等濒危物种。
为研究购买的鲨鱼肉照片。图片来源:萨凡纳·莱伯恩
该团队通过DNA条形码技术分析了29份鲨鱼肉样本,结果发现93%的产品使用了模糊或误导性的标签,其中涉及到11个不同的鲨鱼物种。令人震惊的是,部分样本被鉴定为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认定为极危的“大锤头鲨”和“扇头锤头鲨”。尽管这些鲨鱼已因种群严重衰退而濒临灭绝,其肉类在美国市场上仍以每磅仅2.99美元的低价出售。
研究显示,绝大多数测试产品仅以“shark(鲨鱼)”或“mako shark(尖吻鲭鲨)”进行标注,缺乏具体种类说明。即便其中一款标注了具体种名,经检测也为错误标识。这种标签不透明的局面不仅妨碍了消费者做出知情选择,更为食用者健康安全带来了风险。
“标签不明或误标,剥夺了消费者知晓自己到底吃了什么的权利。”论文第一作者、北卡罗来纳大学博士Savannah Ryburn表示,“例如本次检测的两种极危鲨鱼——扇头锤头鲨和大锤头鲨,标签上都只是‘鲨鱼’,而事实是它们因汞含量极高被强烈建议避免消费。消费者若无法获取准确信息,便很难避开风险产品。”
鲨鱼肉已知普遍含汞量较高,对儿童及孕妇等群体尤为有害。研究人员强调,美国应强制水产分销商提供具体物种标识,以加强自然保护与消费者健康双重保障。另一名作者、教授John Bruno补充道:“美国应该要求水产品分销商按具体种类展示产品名。”
作者团队指出,这项研究通过DNA条形码方式揭示了美国鲨鱼产品标签的严重漏洞,为推动政策法规加强监管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