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包”的袁记云饺,也掉进西贝的坑里

摘要:

近日,罗永浩炮轰西贝引发的“预制菜”风波,让整个餐饮行业战战兢兢。越来越多消费者意识到自己支付高价,买到的可能只是在后厨简单复热的料理包时,愤怒的情绪便不断蔓延开来。西贝预制菜风波后,另一个以“新鲜现包”为金字招牌的连锁巨头——袁记云饺,也争议不断。


这家在全国拥有超过4000家门店、年销售饺子云吞超30亿只的“饺子大王”,长期以来凭借其在门店内设置透明橱窗、由店员现场手工包制的模式,成功构筑起了“新鲜、卫生、看得见”的品牌护城河。但在2023年被曝出袁记云饺所谓的“现包”,使用的是保质期长达半年的冷冻馅料和冻品饺子皮后,消费者的口碑便开始一路向下。

与“预制”争议相伴而来的,是袁记云饺不断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从云吞面中吃出蚯蚓,到馅料中发现虫子,再到后厨苍蝇乱飞的视频曝光,一系列事件让袁记云饺频繁登上热搜。

“现制”幻象

一位90后体育专业毕业生袁亮宏,在2012年于广州一个菜市场盘下了一家仅有5平米的小店,开启了他的饺子云吞生意。

发展初期,袁记的门店大多开设在菜市场、超市等人流密集的社区周边,主打“家门口的便利食堂”概念,精准服务于家庭日常用餐需求。

与传统连锁餐饮追求“少而精”以简化供应链不同,袁记反其道而行之,推出了多达300个SKU,以满足不同地域消费者的口味偏好,从鲜虾蟹籽到植物肉,产品线覆盖云吞、饺子、手工面及小菜,迅速在同质化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最核心的杀手锏,则是“明档现包”的模式。袁记云饺的门店普遍设有透明的玻璃橱窗,店员在顾客面前现场包制饺子云吞。这种“可视化”的操作,极大地增强了消费者的信任感,直观地传递出“新鲜、干净、手作”的品牌信息。同时,品牌还承诺“上架货品超过两小时未卖出立刻下架”,进一步强化了其对“新鲜”的极致追求。

靠着对传统饺子店模式的颠覆性改造,袁记云饺大获成功。

然而,支撑起数千家门店高效运转的,并非消费者眼中那种传统的前店后厨模式,而是一套高度工业化的供应链体系。为了实现口味标准化和高效运营,袁记云饺自建中央厨房和物流体系,负责将统一生产的面皮、馅料配送至全国各地的终端门店。

这套体系正是其“预制”争议的根源。2023年9月,有网友爆料称,袁记云饺门店使用的饺子皮和猪肉馅均为冻品,其中饺子皮的保质期为2个月,猪肉馅的保质期更是长达180天。也就是说,消费者在明档橱窗里看到的“现包”,本质上只是一个将中央厨房预制的长保质期冷冻原料进行了“现场组装”。

严格来说,这种模式并不完全等同于大众语境中无需任何烹饪、加热即食的“预制菜”。但它与消费者基于“现包”宣传所形成的“当日现制新鲜馅料”的心理预期,存在巨大的认知偏差。

消费者不满的,是品牌利用“现包”这一充满“手作温度”的词汇进行营销,实际上却提供长保质期的冷冻半成品,并以此收取高于普通速冻水饺的价格的“打擦边球”的行为。

尽管袁记云饺方面回应称,其采用中央厨房配送冷冻肉馅的工艺与超市销售的冷鲜肉一致,是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和口味统一,但这种解释并未能完全平息争议。

食安问题连环曝光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接二连三曝出的食品安全事件,直接影响了袁记云饺的口碑和品牌形象。

2024年11月,袁记云饺遭遇其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食安危机。一名消费者在北京海淀区六道口的一家门店内,点了一份鲜肉云吞面,在食用过程中竟发现了一条长约3厘米的黑紫色蚯蚓。事件曝光后,相关话题迅速冲上热搜,引发全网关注。

舆论发酵后,袁记云饺官方确认异物确为蚯蚓,并发布道歉声明,称已与顾客和解,涉事门店被责令停业整顿一周,店长被开除,相关员工也受到了处分。随后,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涉事的“北京府学餐饮管理发展有限公司”(袁记云饺六道口店)因“食物中混有异物”立案调查。

“蚯蚓事件”并非孤例。在黑猫投诉等平台上,与袁记云饺相关的投诉已超过600条,“吃出异物”是消费者投诉最多的。消费者投诉的异物五花八门,包括石子、塑料片、头发、蚊虫、蟑螂,甚至螳螂。用餐体验俨然变成了开“盲盒”,消费者完全无法预料下一口会吃到什么。

除了异物,门店的卫生状况也令人堪忧。2024年9月,有网友拍到湖南株洲一家袁记云饺门店内苍蝇乱飞,而工作人员却视若无睹,继续包着饺子。2025年6月,又有网友在重庆一家门店的肉馅中,看到了蠕动的虫子。

袁记云饺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与其“火箭般”的扩张速度密切相关。自2020年起,袁记云饺进入快速开店阶段,2021年和2022年年均新增门店800家,到2023年和2024年,年均新增门店数更是超过1000家,相当于平均每天就有近3家新店开业。

这种快速扩张主要依赖于加盟模式。根据其加盟手册,一家纯生鲜店的投资预算约为14万元,回本周期预计13个月,相对较低的门槛吸引了大量加盟商涌入。然而,当门店数量呈指数级增长时,总部的管理和监督管理能力便面临巨大考验。

这一模式也极大增加了管理难度和风险。虽然袁记云饺规定加盟商必须从有资质的供应商处采购,并要求对蔬菜进行严格清洗,但在实际执行中,总部很难对全国数千家门店的日常采购和清洗环节进行有效监控。“蚯蚓事件”的发生,很可能就源于蔬菜清洗环节的疏漏。

当加盟商面临成本压力时,是否会严格遵守总部的规定,还是会选择“走捷捷径”,便成了一个未知数。尽管公司声称拥有严格的巡检和监控体系,但频发的食安问题表明,这套体系在庞大的加盟网络面前,已然力不从心。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评论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