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称将继续开展开源工作 但暗示将采取更谨慎的态度

摘要:

英特尔的一位高管表示,公司正在调整其“开源”贡献策略,这意味着未来相关研发可能会放缓。今年的英特尔技术之旅(Intel Tech Tour)上,英特尔在硬件领域公布了多项令人兴奋的进展,包含Panther Lake、18A和Clearwater Forest等项目。

不过,团队高管Kevork Kechichian(数据中心事业部执行副总裁兼总经理)透露,英特尔计划调整其开源策略,侧重于使这些变动对公司自身更有利,而不是惠及竞争对手。这一表态让不少开源开发者感到意外,根据Phoronix网站报道,该举措非常具有争议性。

Kevork Kechichian表示:“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让我们能够利用自身的开源软件优势,而不会让其他公司直接拿走并利用这些成果。我们非常自豪过去的开源贡献,并将继续进行。但如我以前所说,我的目标是确保这些成果能为英特尔带来领先优势,而不是让所有竞争对手受益。”

这个转变让人感到惊讶甚至“戏剧性”,毕竟英特尔一直是x86生态开源环境的主力之一。公司过去在编译器优化、内存管理以及各类高层框架的开发上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若全面减少开源投入,Phoronix称英特尔可能在效仿NVIDIA CUDA式的“事实上的供应商锁定”。

与此同时,英特尔对Linux团队进行了大规模调整,解雇了部分核心工程师。这些工程师认为,英特尔正要求进一步证明“软件开发成本的合理性”,而实际上这些更新也让其他厂商的芯片受益。举例来说,英特尔近期将“coretemp” CPU驱动程序转为孤儿(无主维护),停止支持Clear Linux操作系统项目,并将Hyperscan软件改为可授权模式等,都是英特尔调整开源策略的体现。

业界一直围绕开源环境展开争论,尤其在AI与超大规模计算领域中尤为激烈。英特尔以往在Raja Koduri和Pat Gelsinger等领导者推动下成为开源创新的引领者,但现在看来,英特尔将大幅收缩其开源贡献的范围。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评论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