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星舰第11次试飞成功 完全复用时代再进一步
10月14日消息,美国东部时间周一晚间7时23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巨型火箭星舰再次从位于得克萨斯州的星舰基地发射台点火升空。这是星舰的第11次飞行测试(Flight 11),基本沿用与第十次试飞相同的飞行剖面:超级重型助推器在墨西哥湾实现受控溅落,星舰飞船部署8颗星链模拟卫星后溅落印度洋。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SpaceX启用了一枚复用的超级重型助推器,其搭载的33台猛禽发动机也有24台是经过飞行验证的。
星舰第11次试飞发射
SpaceX希望借本次试飞测试新的隔热罩设计以及其他相关技术,为最终实现星舰返回地球、并在其发射场进行捕获回收的目标进行技术验证。公司还计划在星舰飞船重返大气层时完成一次“动态倾斜机动”(dynamic banking maneuver),并在飞船执行着陆点火并溅落于印度洋前,测试其亚音速制导算法。
星舰第11次试飞助推器溅落(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发射后2分46秒,上面级星舰飞船发动机点火,与超级重型助推器顺利分离,继续飞向太空。后者成功点火减速,于发射后6分42秒以垂直姿态在墨西哥湾顺利溅落。此次测试验证了一项未来着陆新技术:在最终制动阶段点燃13台发动机的着陆方案。助推器在目标区域上空短暂悬停后,按计划受控溅落于海湾。
星舰第11次试飞模拟释放卫星
发射后约17分钟,星舰飞船开始按计划进行星链V3卫星部署演示,载荷舱门缓缓开启。发射后约19分20秒,飞船搭载的8颗模拟卫星依次被弹射出舱。
发射后约38分,在完成星链卫星部署演示后,SpaceX又对星舰飞船搭载的6台发动机之一成功实施了在轨重启。这项测试旨在模拟星舰飞船“离轨点火”的完整流程,即航天器在完成太空任务后,通过变轨操作引导其返回并着陆于陆地。
与人类史上所有火箭不同,星舰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完全实现快速复用。这意味着飞行结束后,不仅要安全回收超重型助推器,也要确保星舰飞船顺利返回。
实际上,SpaceX正在探索一条全新的路径:因为现有发射系统中,没有任何一种采用类似星舰这种同时承担火箭第二级和航天器双重功能的构型。历史上也从未有火箭上面级能从轨道安全返回,部分原因在于航天器以超过27000公里时速重返大气层时会承受巨大的物理冲击,若无精密设计极易解体。
此前SpaceX已在2024年11月的第六次飞行及今年8月的第十次飞行中完成过发动机重启测试。
返程阶段,星舰飞船以超过25700公里的时速飞行。极端压力与摩擦作用压缩飞船前方的空气分子,形成炽热的等离子体,这是航天器再入大气层时的典型特征。
在此过程中,飞船表面温度可升至超过1427摄氏度。直播评论员提醒,“如果返回阶段飞行过程出现剧烈颠簸,请勿惊讶。”
他指出,SpaceX故意拆除星舰飞船部分脆弱区域的隔热瓦。此举不仅是为了精准掌握飞船在何处、以何种模式可能出现故障,也是对飞船韧性的一次验证。
这类数据能帮助研发团队明确星舰需要加强或精简的设计。鉴于每增加一克硬件重量都会影响整体效能,这已成为星舰设计中的一项关键考量。结果证实,飞船经受住了再入大气层时的极端高温。
星舰第11次试飞飞船溅落
发射后1小时零6分,星舰飞船顺利溅落印度洋,宣告本次试飞任务圆满完成。
本次下降过程中,飞船还顺利完成“动态倾斜机动”,为未来使用发射塔臂捕获返航飞船的回收方案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次任务中,星舰飞船成功释放8颗星链V3卫星模拟器,再次完成了第10次试验的任务,且流程更为顺畅;并顺利完成了发动机的在轨重启测试。
超级重型助推器也完成了创新测试,采用了一种新的着陆点火策略,13台发动机同步点火减速后精准溅落,验证了下一代助推器即将采用的一种发动机配置方案。
SpaceX解释称:“超级重型助推器在着陆点火开始时点燃13台发动机,然后在转向阶段过渡到保持5台发动机运行的新配置。相比之下,此前这一阶段仅使用3台发动机。而采用5台发动机的设计,是为了在负责微调助推器航迹的燃烧段,为可能发生的发动机意外关机提供冗余。”
第11次飞行测试既是2025年度星舰系统第5次发射,也是SpaceX第二代星舰的收官之作。后续飞行将采用集成当前试飞成果、全面升级的第三代星舰系统。
猛禽发动机团队推进系统主任工程师杰克·伯科维奇(Jake Berkowitz)表示,“星舰果然不负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