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发现失传3000年的巴比伦赞美诗

摘要: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研究团队近日宣布,他们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成功发现了一首距今约3000年的巴比伦失落赞美诗。这一新发现为学界深入了解古巴比伦城市风貌及其居民生活提供了宝贵资料。

在慕尼黑大学教授恩里克·希门尼斯与巴格达大学合作开展的项目中,研究人员辨识出此前失落达千年的文本。据介绍,这首赞美诗展现了巴比伦的壮丽景象,并揭示了城市男女居民的日常生活细节。巴比伦城约建于公元前2000年,曾是举世闻名的文化与学术中心,其遗留下来的众多文学作品,如今仍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巴比伦人习惯在泥版上以楔形文字记录文化与知识。当前,许多泥版仅剩残片,为此研究团队通过“电子巴比伦文献平台”,致力于数字化全球已知的楔形文字残片,并利用AI工具帮助碎片识别与拼接。希门尼斯教授表示,借助人工智能,团队确认了另外30份与该颂歌相关的抄本,极大地加快了拼合速度;而在传统方式下,类似工作可能需要数十年时间。通过这些新增抄本,团队成功还原并释读了整首古代赞美诗。

研究成果显示,这首巴比伦颂歌长达250行,内容在当时广泛流传,甚至作为学生课本进行抄写。诗中不仅描绘了城市建筑,还赞美了幼发拉底河的生态对城市和田野的滋养,是现存美索不达米亚文学中少见的自然景物描述。更令人关注的是,诗歌中关于巴比伦女性、她们作为女祭司的社会角色及相关职责的记载也为学界首见。此外,赞美诗还反映了城市居民的共处和包容精神,例如对外来者的尊重态度。

巴比伦古城遗址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约85公里处,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据介绍,这首赞美诗部分内容如下,展现了当时巴比伦依河而建的自然与人文景致:

“幼发拉底河是她的江河——由睿智的主宰努丁穆德所设——

它滋润了草原,灌溉了芦苇丛,

其水流入湖泊与大海,

田野里生长着芳草与花卉,

牧场上麦田繁茂,

人们收获、堆叠成束,

牲畜成群,安卧绿地,

财富与荣耀——人类应有之物——

由神恩赐、倍增、庄严赋予。”

编译自/ScitechDaily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评论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