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揭网购故意发错货骗局:引导加微信 女子网购7元商品被骗5万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期各大电商平台“双11”促销活动火热进行,消费者开启“买买买”模式的同时,诈骗分子也伺机而动,且诈骗套路翻新、隐秘性强,让不少消费者防不胜防。北京的张女士在直播间花7元购买了一台电动搅蒜机,收货后发现是坏的,随即联系商家售后。
对方以补发货品为由,添加了张女士的好友,后又将张女士拉入所谓“商家群”,声称“群内有刷单任务,帮店铺提升成交量就能赚佣金”。
前几笔小额充值,对方都返了钱,张女士又充了500多元,对方忽然说张女士“做错了”。
为找回500多元,张女士又按要求支付1000元,可“错误”却接连不断,她先后累计投入5万多元,终于发现被骗,随即报警。
警方提示:诈骗分子会故意发错货或寄劣质品,接着以“售后理赔”为由,引导消费者扫描私人二维码、添加微信,最后通过“刷单返利”等手段诱骗转账。
诈骗手法解析:
1、诈骗分子会事先通过网购平台开设网店,售卖玩具、日用品等常用物品。一旦有买家下单,诈骗分子便会故意发错商品或发劣质商品,以此诱导买家联系商家进行售后。
2、让买家通过扫描快递中的二维码联系“客服”进行售后,诱导受害人脱离网购平台私下沟通,为后续的诈骗行为引流。
3、部分买家会按照商家的指示扫码添加“客服”;也有部分买家觉得麻烦,会直接要求退款,此时商家便会搬出“亲亲,仓库失误有补贴”“错发漏发可申请理赔,理赔金额比退款更高”等话术继续诱导买家扫码添加。
4、当买家添加“客服”后,对方便会以领取补偿为名,引导买家通过浏览器下载App,最后通过“刷单返利”“投资盈利”等利诱手段,以及“账号冻结”“法律追责”等恐吓方式,诱骗转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