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发现距地18光年的“超级地球” 有潜在宜居条件
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天文学家团队与国际合作伙伴利用最新观测数据,发现了一颗位于母恒星“宜居带”内的系外行星,这一区域温度有望允许液态水存在于行星表面。鉴于水是地球上所有已知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这一发现为该行星存在生命支持条件提供了可能。

被命名为GJ 251 c的这颗行星,因类地岩石构造且质量约为地球的四倍,被分类为“超级地球”。研究团队在《天文学杂志》上发表了相关分析成果。论文副作者、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物理与天文学副教授Paul Robertson表示:“在如此近距离——仅18光年之外发现宜居区超级地球,具有极高科学价值。从宇宙尺度来看,这颗行星几乎就在我们‘隔壁’。”
GJ 251 c围绕一颗M型矮星运行,这类恒星是银河系中最常见且最古老的类型。M矮星通常表现出强烈恒星活动(如黑子和耀斑),这些活动有时会干扰天文学家通过径向速度信号检测行星的工作,造成误判。但此次高精度红外观测与数据分析确认了GJ 251 c的存在。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科学家表示,这颗行星的相对邻近为未来“加州大学三十米望远镜”等新一代大型地基望远镜的直接成像观测提供了绝佳机会,有望确认其表面是否真的存在液态水。
此次发现归功于“宜居带行星探测器”和NEID等高精仪器的协同作用,通过监测行星对主星的微弱引力拉扯导致恒星光谱的细微移动(即“径向速度效应”)来验证系外行星的存在。
首席作者Corey Beard博士表示:“我们目前正处于技术和分析方法的最前沿,尽管我们的统计分析已具有显著的科学意义,但受仪器和检测方法的限制,仍需下一代望远镜直接成像以进一步验证。我们希望本次发现能够推动系外行星科学界在新一代观测能力到来前,倾注更多关注与后续研究资源。”
编译自/ScitechDai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