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牌照转让生意悄然兴起 一张纸卖2.5亿至4.8亿元

摘要:

央行停发支付牌照,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支付牌照转让变成了一桩水涨船高的“壳买卖”。零售、金融类企业对支付牌照的需求最大,它们与其一年付几千万的手续费,还不如买一个牌照自己做,成本更低。纯粹的第三方支付并不是一门好做的生意,但它是连接系统生态必不可少的一环。作为市场上最大的两个玩家,腾讯和阿里巴巴已经有成形的商业模式。

支付牌照生意悄然兴起

一张纸数亿元

薄薄一张打印纸,卖出2.5亿元-4.8亿元不等的价格,这大概是当今最贵的纸了。

这张纸,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颁发给支付企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支付业务许可证》,又被称为“支付牌照”。2011年5月-2015年3月间,央行一共发出了8批共计270张支付牌照,减去因违规被撤销的3张,目前市场上还有267张。

眼下,正是监管层对金融行业展开风险排查、整顿的非常时期。2016年5月2日,支付宝、银联等首批27家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牌照五年有效期已到,但央行至今没有给它们“续牌”。同时,新牌照也已暂停发放一年多。

结果是,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支付牌照转让变成了一桩前所未有的好生意。

“壳王”的新生意

一些企业急着拿牌(照)入场,一些有支付牌照的企业经营得不好,甚至根本就没怎么经营,两者一拍即合。

刘庆还记得他经手的第一张支付牌照成交的情景。他是上海超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创始股东、CEO,2014年开始运营“网融智投”平台,主要做新三板、主板壳并购交易,外号“壳王”。

那是2015年底,面谈约在北京一家五星级酒店大堂。买家开着一辆劳斯莱斯到门口,挺着肚腩走进来,原本气场十足,进门后却吓了一跳。他没想到在场的有一群人,除了买卖双方,其余七八个全是中间人(掮客),这些中间人一层接一层,最后通过刘庆的平台,找到了卖家。

面谈一下午后,买卖成交。刘庆说,这一单拿了笔还不错的居间费,事后利益分配也合理,没出什么问题。不过从那以后,他尽量要求买卖双方都是一手信息,“不能搞太多中间人了”。

有了第一张支付牌照的交易经验,刘庆提价了。最初居间费是交易价格的3%,接下来则是一口价——3000万元。同期他开出的主板壳的居间费是5000万元-6000万元,三板壳的居间费是200万元。

自从2015年年底挂出第一张支付牌照转让信息之后,刘庆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一共卖出了4张支付牌照。

在刘庆看来,一些企业急着拿牌(照)入场,一些有支付牌照的企业经营得不好,甚至根本就没怎么经营,两者一拍即合。“其实支付牌照和壳的概念是一样的”。

相比三板壳、主板壳,支付牌照更好卖。“一张牌照出来,七八家在抢,多的时候十多家抢,讨价还价的很少,因为你谈来谈去就会被别人买走了。”刘庆介绍,他卖掉的4张支付牌照,信息挂出来之后大多几天就卖掉了,慢的也就半个月左右。

最近这半年,刘庆明显感觉到支付牌照价格水涨船高。他介绍说,2015年,业务范围仅为网络支付的牌照,一般卖1亿-2亿元,现在报价为2.5亿-3亿元;经营范围为全国,业务范围又是网络支付、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全牌照”的,2015年的售价为2亿-3亿元,现在则是4亿-4.8亿元。

盘活系统的基石

支付已经不仅仅是支付,而是连接整个系统生态的最重要一环。现在企业拿支付牌照,主要是两个目的:闭环和大数据,支付则是盘活系统生态的基石。

“贵,实在太贵了!”一位上市公司支付业务负责人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一年前他们就已经完成了支付牌照的技术安全检测认证,但在打听了一圈支付牌照价格之后,他们坚定了“再等等”的决心。

2005年开始,以支付宝为首的互联网公司发力网络支付市场,开启了中国电商的繁荣。2010年,央行出台《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要求非金融机构提供支付服务,必须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成为支付机构,接受央行监管。

根据该办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是指非金融机构在收付款人之间作为中介机构提供货币资金转移服务:网络支付、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央行规定的其他支付服务。其中,网络支付又分为货币汇兑、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

原本,企业满足服务时间2年以上,持续盈利2年以上,近3年未出现支付业务违规受罚等条件,通过支付业务设施的技术安全检测认证之后,向央行提交申请,审批合格后便可拿到牌照。2014年起,央行先后公开点名8家第三方支付机构挪用客户资金、超范围经营等违规事件,其中有3家因严重违规被吊销牌照,分别是浙江易士、广东益民和上海畅购,它们的业务类型均为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上海畅购的业务类型还有互联网支付(全国)。

浙江易士的牌照经营业务和范围,是在浙江省开展预付卡发行和受理业务。一位支付牌照转让的中介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透露,2015年初浙江易士曾有意转让这张支付牌照,报价1.5亿元。但还未出手,当年8月24日,央行就取消了浙江易士的支付业务许可证。

从2015年3月26日央行发出第八批支付牌照之后,已经暂停一年多。于是,支付牌照转让,变成了一桩前所未有的好生意。

其实支付牌照交易流程很简单,先是发布出售信息,包括牌照信息、价格和交易安排,中介一般会附上抹去公司名称、法定代表人、经营场所信息的支付牌照图片;待找到合适的买家后,和买家签署居间协议;接着,约上买卖双方面谈;签署正式协议,付首付款,转股、工商变更完成之后付余款;资产装入。

早在2012年,京东就通过收购网银在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拿到了支付牌照。在此一年前,京东停止与支付宝合作,原因为“支付宝的费率过高”。

刘庆介绍,零售、金融类企业对支付牌照的需求最大,它们大多此前接入过其他第三方支付系统,因为流水量大,一年付几千万的手续费,还不如买一个牌照自己做,成本更省,也更便捷。尤其是预付卡业务,用户资金沉淀还有利息,“就像自己开个银行一样”。

现在,支付已经不仅仅是支付,而是连接整个系统生态的最重要一环。前述上市公司支付业务负责人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现在企业拿支付牌照,主要是两个目的:闭环和大数据,支付则是盘活系统生态的基石。

作为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上最大的两个玩家,腾讯和阿里巴巴已经有成形的商业模式。以支付宝为依托,阿里巴巴不仅发展了电商,还有蚂蚁金服这样一个涵盖了支付、理财、银行、信贷、保险等业务的金融王国。腾讯则以财付通为依托,通过微信支付、QQ钱包在移动支付上赶超支付宝,支付、理财、征信、O2O也在迅速开花结果。

从京东开始,平安、海尔、万达、小米等三十多家公司陆续通过收购拿到了支付牌照。2016年5月12日-27日半个月时间,就有宏磊股份、新大陆、石基信息三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收购持有支付牌照的公司(子公司)股权。

还有更多交易在悄悄进行中。

支付这门生意

随着分类管理新规的实施,不少人认为支付牌照价格会有所回落。但刘庆相信,随着互联网金融政策收缩,支付牌照不会放松,价格只会越来越贵。

尽管牌照供不应求,但第三方支付并不是一门好做的生意。

2016年5月在新三板公示的《北京首惠开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开转让说明书》,揭开了小型第三方支付企业的艰难。

北京首惠开桌的主营业务为第三方支付业务相关业务,其全资子公司北京雅酷时空信息交换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雅酷信息),持有北京市、广东省、江苏省和浙江省办理预付卡发行与受理,在全国范围内办理互联网支付业务和移动电话支付业务的牌照。

该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发行一种综合性的折扣储值消费卡,累计发卡量452万张,2014、2015年连续亏损5034万元、5196万元。

亏损中很大一部分来自雅酷信息。转让说明书写道,雅酷信息成本费用投入较大,且实现的收入规模较小,导致雅酷信息处于亏损状态,截至2015年12月31日,雅酷信息的净资产约为-3780万元,累计亏损已超过其实缴货币资本的50%。根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第三十八条之规定,累计亏损超过其实缴货币资本的50%,存在被责令停止办理部分或全部支付业务的风险。

要想在第三方支付行业赚钱,只有做大规模这一条路。

以移动支付日均交易笔数超5亿的腾讯为例,腾讯支付基础平台与金融应用线(FIT)支付平台产品负责人陈起儒对南方周末记者说,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商业模式主要是收商户的手续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公司手续费不同,其中的数字差就是它的利润。不过腾讯的支付行为主要是C2C,腾讯要垫付大额的手续费给银行。

自2016年3月1日起,微信支付对提现功能开始收取手续费,每位用户(以身份证维度)终身享受1000元免费提现额度,超出部分按银行费率收取手续费,费率均为0.1%,每笔最少收0.1元。微信表示,对提现交易收费,不是为了盈利,主要用于支付银行手续费。

3月17日,腾讯公布的《2015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公告》称,仅2016年1月单月,通过微信支付进行的C2C支付交易产生的相关银行手续费(主要为转账)超过人民币3亿元,这个数字是扣除从用户收取的相关收入后的净额。“互联网从来就是用免费撬动市场,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之后再从中提供增值服务或者是通过其它方式盈利。”陈起儒说。

目前,尽管暂停了牌照发放,央行并未停止受理支付业务许可证的申请。可查到的最近一条受理信息是2015年12月22日,央行太原中心支行受理了山西星易通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支付业务为互联网支付和移动电话支付业务的申请。

前述上市公司支付业务负责人对南方周末记者称,自己一直在和央行就支付牌照问题保持沟通,他得到的最新回复是,一切在顺利进行中。他预计央行不会再新增支付牌照,但同时又相信自己的申请应该会得到一个圆满的结果。

截至2016年6月9日,支付宝、财付通等27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裸奔”一个月又一周了,市场上很多人预计续牌时间应该在2016年7月之前,因为根据去年底发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自2016年7月1日起,所有网络支付账户将分类别管理,并对支付机构实施动态分类管理。

2016年4月中,央行向支付企业下发了《非银行支付机构分类评级管理办法》,支付机构将被划分为5类11级,实行差异化和针对性监管。如果多次出现D、E类评级,将被暂停支付业务,直至注销牌照。不过,分类办法并未明确具体实施时间。

随着分类管理新规的实施,未来第三方支付业务范围的受限,不少人认为支付牌照价格会有所回落。但刘庆相信,随着互联网金融政策收缩,支付牌照不会放松,价格只会越来越贵。

2016年5月30日,他一口气放出了10张待出售的第三方支付牌照信息,根据业务类型、业务覆盖范围不同,售价从2.6亿元-4.5亿元不等,居间费也分为3000万元、4000万元两种。

南方周末记者 黄金萍

热门评论

>>共有0条评论,显示0
更多评论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