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公司为什么不上市?绝非花式任性

摘要: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任何一家企业能够成功敲钟都是一场加冕仪式。不仅有着鲜花与掌声,还有着十分可观的现金流涌入,增加了企业底蕴,降低失败风险,还能借此一步登天。但是,在互联网行业中有着一批拒绝上市的企业,他们这种逆潮流的“任性”究竟是为什么呢?笔者将为大家揭晓答案。

“市”有多好?为何大家都爱上

谈及上市的优势,近期就有一个鲜活的例子。今年2月24日,顺丰上市之后,老板王卫身价暴涨,一度超越网易CEO丁磊,逼近马化腾、马云领衔的第一集团。而顺丰本身的市值也一举超越万科、美的等老牌企业,收货可谓颇丰。

而且,上市能够给企业带来的不止是这些肉眼可见的丰厚回报,上市的优势还可以从多个层面中得到。

首先,公司上市是对公司声望和信誉值的极大提升,公司的名声提升能够带来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免费的广告效应,大量的合作伙伴,银行信贷等级的提升,地方政府和相关机构的支持、招聘时人才的信任以及公司内部源动力的激发。

其次,上市意味着公司规模化和规范化的进一步发展。上市后能够急剧获得大量资本,这些资本用于公司发展后公司规模势必将会膨胀;与此同时,上市体系中的监管和新股东的进入将会让公司内部管理体系发生变化,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制度和职能的规范化。

再者,上市代表着股东手中股票的变现成功,企业市值的扩张。这种扩张是伴随着股市中大量真金白银的涌入的,相比之前一次一次的融资,上市意味着获得了资金的洪流,长久而又广阔。

有多大好处,就有多大风险

而如果上市之后全盘尽是好处,那么相信没有任何一家企业会拒绝上市。而现如今,依然有着一批公司选择不上市,那显然就和上市的风险挂钩了。

当然,现如今尽管上市的门槛降低了,但上市依然并不容易。据第三方统计,今年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在国内外上市总数量147家,创历史新高。但这相对于超过两千万的中国企业基数来讲,依然是太少。上市条件中,除了相关法律条文规定之外,净利润必须超千万的硬条件淘汰了一大批跃跃欲试的企业。

而且,即便企业达到了上市的标准,也未必就能够心甘情愿的去上市。上市的风险一般主要集中在监管、经营和信息透明度三个方面

上市后意味着监管力度的增加。上市之后财报的重要性要远超以往,公司的一举一动都会备受瞩目。而商业领域从来就不是一个能推心置腹的战场,监管力度增加会给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压力。

上市后的企业可能会脱缰。原本的企业是在创始人所打造的团队周围正常运行,而上市后,企业股东变更会引入新成员进入董事会,可能会一步步削弱原本管理团队对企业的掌控。同时,原本拥有股份的股东可能出售手中股权变现走人,高层动荡对于企业的影响毫无疑问是不利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信息透明度。由于监管力度增加后,企业的财报中对于企业从事业务会进一步透明化,这可能导致企业重要客户和经营模式的对外泄露,对于竞争对手来讲无疑是好机会,但是对于上市公司部分就可能会有不利影响。

为什么是科技企业

“天下不上市企业有一石,科技企业独得八斗”——我编的

这句话虽然并不能很好的体现现如今任性不上市的公司情况,但是科技企业实在是太惹人瞩目了。其他不谈,有名的不上市科技眼前就有华为、OPPO、vivo、小米、美团、今日头条、滴滴、蚂蚁金服等一系列大牌,这些公司的实力毫无疑问已经达到了上市标准,但是为何他们就是拒绝上市呢?

简单来讲,科技企业最大的优势就是崛起迅速,新领域开发迅速,市场化划分也很迅速。崛起迅速不难理解,科技公司一旦显现出黑马成色,会很快得到投资方的认可进而呈现一骑绝尘的态势迅速起航,运气好还会被BAT等大公司看上成为大金主,只要有好的产品、好的技术、好的创新,那么就不愁没钱。

新领域开发和市场划分可以归于一起,典型例子可以参考共享单车,共享单车从出现到崛起,再到OFO小黄车与摩拜两家几乎把市场完全划分,时间不过短短一年。这种情况在此前的滴滴快滴和优步的竞争中也曾经出现过,可以说科技领域的企业是更迭最快的,因为新技术不断出现,新领域不断划分,进而导致新的风口中飞起一批科技公司。

这些公司总结下来有如下特点,新领域崛起成功占领风口;得到风投迅速扩张市场份额;两家或者三家企业互相争夺,投资进入白热化;最多两年,决斗出现胜者或者剩者,那么这家公司就形成了一种奇怪的局面:所在领域天下无敌,或者谁也吞不掉谁,因此经营良好;原本的幕后投资人握手,所持股份比例基本定型,而且公司的创始团队基本稳定,所以也不想换人;再者,市场定型后口碑效应已经形成,是否上市影响不大,因此没必要。

雷军敲钟敲累了

前面的分析对于新兴领域的几家企业是适用的,但是对于手机行业的几个巨头来讲就扯不上边了。华为是出了名的打死不上市,OPPO和vivo凭借自身强大的实力也多次声明就不上市,而其中一个比较奇怪的是小米,资历和实力都不及其他几家,那么他又是为何呢?

众所周知,小米的创始人雷军在创办小米之前已经成功打造了三个上市企业,分别是金山,YY和猎豹移动。这三家公司让雷军的互联网经营能力得到了外界的认可,雷军在2010年前后几乎一直在敲钟,小米要是再敲钟真的是太累了。

2010年雷军联合诸多手机的业内人士打造小米之后,这家公司凭借雷军独到的营销手段和低价高配的市场定位很快得到了大批的用户。小米崛起后,迅速在手机市场抢夺地盘,但所面临的问题也随之开始显现:主打低端领域势必难以提高卓越的品质和做工,手机散热问题和饥饿营销都成为用户争议的焦点,小米的口碑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小米显然是不适合上市的。第一,小米有着充裕的资金流,饥饿营销的模式一直玩了这么多年始终没有玩脱,这证明小米确实有钱,不需要快速回笼资金。第二,小米的管理不存在问题。雷军两个字就是小米的招牌,何况现在小米还是雷军的招牌,相互作用之下不存在管理上的问题。

第三,口碑和下滑趋势。小米在2015年出货量等方面达到巅峰之后,近两年呈现下滑趋势。同时,口碑的问题不容小觑,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很可能会被市场牵着走,遭遇多方面的打击;

第四,信息披露问题。小米在主打的低利润产品在很多情况下并不会被人看好,而且再涉及新的产品线和其他方面时,财报很可能不能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同时也会被对手所获悉,这对于小米来讲并不可靠。

这些公司真不用上市

小米在手机领域算是新人,而另外三家则要成熟的多,在不上市方面也是任性的多。但是他们的任性更多的是人性,也是基于对市场的负责。

华为不上市的原因一直以来都被人们津津乐道,作为一家市值超过千亿的企业,几乎已经是全球“不上市联盟”中的龙头老大。而华为不上市的原因有其独特的一面,除了不差钱以外,华为的股权在内部消化严重,几乎已经实现了全员持股,这种情况下上市反而可能引发企业员工惰性,失去了股票激励效果。因此华为掌门人任正非一度表示,不上市,华为就有可能称霸世界。现实来看,华为不上市的决定也确实非常明智。

OPPO和vivo这两家与华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是出身于步步高旗下,技术、资金和市场实力经过十余年的打磨已经十分成熟,而且两家企业主打的线下攻势,通过不同渠道的广告投放已经基本做到家喻户晓,那么为什么要上市呢?敲钟太麻烦了。


不偷税,不贷款,不欠钱,不上市

说起不上市,有一个人是绕不开的,那就是“老干妈”陶碧华。有人说老太太上年纪了不懂股市,但是老干妈是真的懂自己的产品。老干妈不上市有底气也有道理,老干妈绝对不缺钱,而且扎根中国发展,放眼全球扩张,主打的是线下交易,有着卓越的产品品质,上市又有什么意义呢?

上市敲钟无异于开门淘金,有人说问心无愧,税务清廉,何必怕上市后的财报查询?那么家中无贼,也无赃物,又有几人愿意把自家改造成免费博物馆呢?上市不仅仅是公司敛财,还要对股东和股民负责,若是自己造的一艘船只能乘载300勇士,突然涌入千军万马后,掌舵人是否还能安然无恙呢?

一味追求上市的企业切勿只看到了眼前的利,而忘却了身后的责,那毕竟是万千股民对企业的信任。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热门评论

>>共有0条评论,显示0
更多评论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