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撤档、转网、云影展后 电影将重回影院

摘要:

这一次,影院真的要复工了。5月7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指导意见”)发布,指导意见指出,按照相关技术指南,在落实防控措施前提下,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开放影剧院、游艺厅等密闭式娱乐休闲场所。

消息一出,电影产业一片振奋,有从业者在社交平台表示:“眼泪都要掉下来了。”的确,一百多天的等待,对片方、院线、影院、观众以及电影本身而言,都太久了。接二连三的撤档、饱受争议的转网、或延期或转至云端的电影节、12分钟线上宣布的金像奖……疫情之下,电影行业面对线下关停困境的同时,也正在经历流媒体带来的冲击与改变。当电影得以重回影院,至少是复苏的开始。

复工在即:开门营业再等几天

“前一天刚知道能复工,第二天早上睁眼就看到商场微信群里发消息让尽快开门,物业负责人也在催。”一位影院工作人员说道。

她告诉新浪科技,虽然已有国务院的指导意见,但还依照国家电影局以及地方政府下发的文件通知。“商场也是为整体的经营情况考虑,希望影院营业后能为他们吸引客流,但这又不是立刻就能开门的,还要再等等。”

事实上,影院具备复工条件并不等于可以直接复工,应当在相关主管部门的指示和统筹下进行,院线片源的拷贝同样需要时间。“这几天可以先制定计划,然后就准备招人了。”前述影院工作人员表示,影院停摆期间,她所在的影院只剩下四个员工,复工在即,亟需补充。

不过,对告别大银幕多日的观众而言,既有兴奋也含担忧。兴奋的是终于找回了失去的娱乐方式,得以拥抱翘首企盼已久的影片,担忧的是在封闭的观影环境下,防疫条件能够真正得到保证。

档期跑空:上市公司亏损扩大

影院停业对电影行业的打击是巨大的。

从春节档影片悉数撤档开始,此后各档期先后跑空,全国影视基地暂开放,从生产到消费,齿轮运转全部按下暂停键。对从业者而言,电影无法放映意味着收入来源的切断,且很难通过其他手段进行弥补。

3月中旬,影院曾经出现短暂复工试水,灯塔专业版历史数据显示,3月16日-22日,全国复工影院超500家,复工率达4.8%,但当周观影人次仅有3810人,票房为11.8万元。

而影院本就面临新增银幕增速远高于观影人次和票房增速的局面,供过于求,亏损风险高。影院类企业的注销量自2012年起逐年攀升。天眼查数据显示,2019年影院类企业注销量最高,达1.8万多家。

更直观的是部分影视公司的业绩,2020年第一季度,万达电影亏损6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达4.01亿元;金逸影视亏损1.53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3231.03万元,横店影视亏损1.38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1.59亿元。以万达影业为例,影院停业对院线影响明显,相关影视子项目也受到波及。

流媒体入局:网播新片+线上影展

这期间,片方开始寻求电影网络首映,《囧妈》《肥龙过江》《大赢家》先后转网,免费与付费超前点映模式并行。不过,这到底是特殊时期的应对方式还是未来持续可行的新趋势,仍待观察。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在谈及《囧妈》网络首映时就表示,目前该模式不会是常态,但新的传播技术和能力必然会对影院产生越来越大的冲击,服务和体验必须升级。

国内国际的多个电影节也被迫推迟。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年一直举办的北京国际电影节春季在线影展获得了更多关注——这依然是一种线上化。联合主办方爱奇艺电影中心总经理宋佳向新浪科技透露,活动的正式启动在3月20日左右。

新浪科技观看了开幕影片《婚姻故事》,弹幕中很多用户询问是否只能在手机上观看、如何进行投屏。宋佳解释,出于版权保护的考量,《婚姻故事》《一百零八》《春潮》3部限量展映影片仅支持手机端观影,其余29部影片可在多终端观看。当然,这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观影体验。

何况电影节线下观影早已成为具有情怀和意义的保留节目,线上化是否会破坏其仪式感?或者说,流媒体和互联网对于电影本身,是否代表着一种摧毁后者的力量?宋佳认为,互联网与电影产业是相互融合、合作共赢的关系。“在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过程里,互联网作为一种基础的工具,减少了信息的不对称,便利了观众,不断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发展和进步,带来了增量。”他说道。

不过,对很多观众而言,电影最适配的场景依然是电影院。“我期待着再次走进电影院的那一天。”在前述指导意见发布后,一位用户在社交平台上写道。

相关文章:

国务院联防:电影院等场所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开放

查看评论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