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王小姐在淘宝网一家皇冠级卖家处拍了件“韩版羊毛大衣”,衣服到手后发现质量非常差,于是给了卖家一个“差评”。半小时后,她接到了卖家的电话,希望她将差评改成好评。王小姐当即予以拒绝。接着,该卖家又连续给王小姐打了6个电话,后又换另外一个手机号打了3个电话……由于受不了卖家的持续骚扰,王小姐最后只好将“差评”改成了“好评”。事后她告诉记者,虽然自己今后再也不会去那家店铺买东西,但这样给个“好评”对其他消费者来说不公平。王小姐还告诉记者,她一位好友的遭遇更 “惨”,由于像她那样给了一次“差评”,对方竟然在几天后寄来了一包有异味、很恶心的东西,虽然没什么直接损失,但精神伤害不小。
在淘宝网,像王小姐这样无奈给“好评”的不在少数。大多数人在淘宝网上买的东西都很便宜,买到不合心意的商品就丢掉了事,并抱着不惹麻烦的想法给予对方“好评”。一位姓刘的消费者表示,由于在交易过程中卖家会掌握买家的一些信息,诸如姓名、电话、地址等,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她不想为几元钱或几十元钱与卖家“持续作战”,还是给予“好评”安耽。
有商家则认为,其实对“好评”的依赖已经让他们作出不少让步,比如一些价格不高的商品,相对品质也差些,有的消费者买去后反悔了,就以“给差评”相“威胁”要求退货。碰到这样的情况他们往往也就认了。
业内人士指出,淘宝的评价系统其实有偏向卖家的嫌疑。给好评不需要说明理由,而给差评就必须填写理由,否则无法递交。而在一定期限内中差评可以改成好评,好评却无法修改,这就是导致一些买家在给出中差评后会受到卖家骚扰的原因。
市工商局消保处负责人昨天告诉记者,网络消费纠纷有时候情况的确比较复杂,但只要是涉及到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商家有作假行为的问题,都可以向工商部门反映,消保处会会同网监大队前来处理。如果网站的主要机构在外地,他们也会发函给当地工商部门,请求配合调查。
来源: 绍兴网-天天商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