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制定方企图通过制约网上书店把读者赶进实体书店,但此举是否有效恐怕不容乐观.网上书店固然是实体书店强劲的对手,但大家还有一个共同的、可怕的敌人,那就是无处不在的盗版.一本定价30元的正版图书,盗版通常不超过10元,而且现在的盗版书质量也不低,如果在网上买不到低价图书,势必有更多的读者选择盗版.大量盗版充斥市场,还谈什么公平交易?网上书店和实体书店都是盗版的受害者,大家就先别内讧了,还是先请抓住重点,想办法治理猖獗的盗版现象吧.
至于有媒体报道:“一套《中国通史》,定价1200元,实际售价100元;680元的《资治通鉴(全18卷)》售价70元……如今的图书市场,一套一二千元的书在打折的时候卖几十元已不是新鲜事.”以此来说明图书市场“高定价低折扣”之严重,论证图书实价以及不低于八五折销售的必要性,在我看来,完全是猴吃麻花——满拧.因为这其实是业内一个公开的秘密:这类能低至一折左右的书,就是传说中的馆配书、礼品书.这类书一般不会通过实体书店和网上书店渠道发货,而是由出版方直销.“高定价低折扣”可以产生巨大的利益黑洞,让采购方的经手人得到数额不菲的回扣——查查采购方的发票,十有八九是原价.这是图书交易中与盗版并驾齐驱的、最大的不公平.有关方面应该严查其中的违规、腐败现象,规范图书市场,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张三生病、李四吃药,把板子错打在网店的屁股上.
图书公平交易当然是必须的,但网上书店无非是多打了点折,让读者多得了点实惠,实在谈不上罪大恶极,不应该成为众矢之的.打多少折与是否公平交易,并没有必然联系.要公平交易,请先治理了盗版、馆配这类毒瘤和怪胎再说,别让网上书店给人背黑锅.至于实体书店,因为与网上书店相比,需要较大的场地和更多的人手,经营成本较高,生存现状确实不容乐观,确实需要扶持.但那应该由相关部门给些优惠政策(比如降低税赋之类),减轻实体书店的压力和负担,而不是去制约网上书店、出台网售图书不得低于八五折之类不靠谱的、搞笑的条款.可以预见的是,这样做的后果,十有八九是实体书店照样混不下去,网上书店也被折腾得奄奄一息.
尘归尘,土归土.有关部门还是请弄明白自己的职责和权限范围,该负责的,认真负责;不该管的,就别越俎代庖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