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2:23:11
探秘:新一代Atom究竟缘何没有性能提升
发布日期:2010-01-28 09:47:51  稿源:
2008年,Intel推出了第一代Atom平台,包括Silverthorne上网本处理器、Diamondville上网机处理器和 945G+ICH7M系列芯片组,内存控制器位于90nm工艺制造的芯片组里。2009年底,Intel又发布了代号Pine Trail的第二代Atom平台, 由Pineview处理器和NM10芯片组组成,最大的变化就是内存控制器从芯片组转移到了处理器内部,确切地说整个原有北桥都被整合到了处理器之中,自 然也是45nm工艺了,另外双核心型号也改成了原生设计。

探秘:新一代Atom究竟缘何没有性能提升
两代桌面版双核心Atom:Diamondville、Pineview-D

无论是AMD K8架构集成DDR内存控制器,还是Intel Nehalem架构集成DDR3内存控制器,我们都看到了明显的内存延迟降低和性能提升,但Pine Trail Atom平台却没有这样。采用双发射顺序架构的新一代Atom集成了DDR2内存控制器之后,只有屈指可数的地方能看到些许性能提升:

探秘:新一代Atom究竟缘何没有性能提升

这究竟是为什么?其实也不复杂。先看Nehalem架构简图:

探秘:新一代Atom究竟缘何没有性能提升

内存控制器集成在内核(die)之中,直接通过延迟甚低的互连总线与缓存子系统进行通信。

再看两代Atom架构:

探秘:新一代Atom究竟缘何没有性能提升

看见了没?Pine Trail Atom只是简单地把北桥整体搬迁到了内核之中,在处理器核心与内存控制器之间依然使用古老的前端总线(FSB),这显然不可能降低内存延迟,大幅提升性 能也就无从谈起了。

Intel为何要这么做?原因也很简单:节省时间和金钱。Pine Trail Atom既然基于Bonnell内核,要想使内存控制器与其更紧密地高速相连,就必须对Bonnell内核进行重新设计,开发周期必然延长,同时在上网本 领域又没有来自AMD的直接竞争,Intel自然就不用急着大刀阔斧了。

文/驱动之家<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2:23:11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