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来自芬兰的一项新研究将一组老年人在2017年的身体与认知表现跟30年前的一组类似老年人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几乎每一项测试都得到了发展,这表明人类在延长健康寿命方面取得了进展。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人类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长。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预期寿命一直在持续增长,于是一些研究人员开始建议医学研究界应该更多地去关注生活质量而非数量。
资料图
2001年,世卫组织在其全球分析中纳入了一种新的度量标准。“健康预期寿命”是一种新颖的计算方法,其计算的是一个人可以在最佳健康状态下生活多少年。这种将关注点放到了健康寿命,而不再只是寿命的长短。
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项相对独特的新研究中比较了两组年龄相仿、出生间隔约30岁的受试者的身体和认知表现。
据了解,首批受试者数量约500名,年龄在75岁至80岁之间(出生于1910年至1914年),他们在1989年参加了各种身体和认知测试;第二组同样年龄在75岁至80岁之间(生于1938年至1943年),他们则是在2017年完成了同样的测试。
该项目的首席研究员Taina Rantanen表示,这项研究提供了一种衡量一代代延长健康寿命所取得的进展的新方法。
“这项研究是独特的,因为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研究比较了不同历史时期同年龄的人基于表现的最大衡量标准,”Rantanen说道,“基于表现的评估展示了老年人是如何管理日常生活的,同时它还反映了一个人的功能性年龄。”
可以看到,在后出生的队列中,几乎所有测试指标都有改进。像身体表现变得更好了、行走速度更快了、握力提高了5%到25%、膝关节伸展力提高了20%到47%,肺功能也得到了改善。在大多数认知能力测试中,后生人群也发现了类似的改善。
参与该项目的博士后研究员Matti Manukka表示,有很多因素可以解释后出生的这批人在健康跨度上表现出如此一致的改善的原因。
“跟30年前出生的同龄人相比,那些晚出生的75岁和80岁的人成长和生活在一个不同的世界,”Manukka说道,“有很多有利的变化。它们包括更好的营养和卫生条件、医疗保健和学校系统的改善、更好的受教育机会和改善的工作生活。”
研究人员注意到,这些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芬兰独有的,在1910年早期研究人员出生时,芬兰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不发达国家。而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发生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包括更长的义务教育和更好的营养建议--被认为是后出生一代身体和认知改善的关键因素。
最后Rantanen建议,随着预期寿命的持续增长,科学家必须密切关注更多健康寿命和管理临终老人所需的护理系统之间的平衡。Rantanen称,扩大没有残疾的中年期和限制一个人的残疾的晚年应该是老龄研究人员的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