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New Atlas报道,虽然我们发现的几乎每颗行星都围绕着某颗恒星运行,但也有一些孤零零的行星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在宇宙中“游荡”。现在,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这些 “流氓”行星中最小的一颗,它大约与地球大小相当或比地球更小。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行星可能会发现自己不受恒星引力的影响而漂浮,要么单独形成,要么在某种大灾变事件中被从母系中弹出。但直到最近几年,才有人观测到 “流氓”行星,而且它们仍然非常罕见,已知或尚无法确定的候选行星只有不到25颗。
这是因为要真正发现它们非常困难。寻找系外行星最常见的方法是观察它们的宿主星是否有光点,因为有行星短暂地从它面前经过--但当然, “流氓”行星没有宿主星可以观察,它们自己也不会发出任何光。
所以天文学家不得不求助于其他观测方法,比如微透镜。来自行星等巨大天体的引力场可以强大到像放大镜一样实际弯曲光线,所以如果一颗背景恒星出现短暂的亮度,就表明有看不见的东西--比如一颗 “流氓行星”从前面经过。
像光学引力透镜实验(OGLE)这样的天空勘测,就是为了发现这些亮光,通过同时观察大量的恒星向银河系中心移动。
这个历时28年的项目此前曾发现几颗“流氓”行星,但最新发现的一颗“流氓”行星是有史以来最小的一颗。大多数微透镜事件都会持续几天,而这次被命名为OGLE-2016-BLG-1928的事件只持续了42分钟,这表明这是一个极其微小的天体。所谓微小,指的是与地球,或者可能是火星差不多大小的天体,这使得它比通常发现的木星大小或更大的“流氓行星”要小得多。
“我们的发现表明,低质量的自由漂浮行星可以使用地面望远镜进行探测和表征,”OGLE项目团队的首席研究员Andrzej Udalski说。
这项研究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