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一组澳大利亚科学家的新发现表明,怀孕期间因维生素D缺乏而增加的睾酮暴露可能能解释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在男孩中更常见的原因之一。多年来,男孩患ASD的几率是女孩的三倍一直是个谜。一种解释是被称为“产前性类固醇”的假说,其认为产前过度暴露于睾丸激素可能会导致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发展。
最新发表在《Molecular Autism》上的研究探索了维生素D和睾丸激素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在动物模型中展示了维生素D缺乏如何仅在雄性胎儿中导致的一种特殊反应。
来自昆士兰大学昆士兰脑部研究所的Darryl Eyles指出:“除了钙吸收的作用,维生素D在许多发育过程中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的研究还表明,在缺乏维生素D的男性胎儿中,一种分解睾丸激素的酶被抑制了,这可能是导致睾丸激素水平升高的原因之一。”
这项研究首次提供了一种表明维生素D缺乏是如何直接导致男性胎儿大脑中睾丸激素水平上升的强有力机制。然而,关于子宫内睾丸激素增加是如何导致男性儿童ASD的仍有许多未解的问题。
研究人员在最新发表的研究中提出假设:“睾丸激素是关键的早期因素,在人类大脑性别差异区域的发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对大脑发育过程中的几个神经过程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如神经发生、迁移和免疫功能。这仍旧是是一个热门研究领域。”
Eyles指出,维生素D和睾酮之间的关系可能只是增加自闭症风险的众多因素之一。进一步的研究是必要的,他们不仅要了解睾酮水平的增加是如何影响ASD的发展还要探索其他已知的ASD风险因素可能对胎儿睾酮有这种影响。
“我们只研究了ASD的一个风险因素--发育过程中维生素D的缺乏--我们的下一步是研究其他可能的风险因素如母亲的压力和缺氧--看看它们是否也表现出同样的反应,”Eyles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