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5:40:33
IE9能否让微软重回巅峰?
发布日期:2010-03-22 19:26:10  稿源:

新闻来源:cnblogs
在MIX10上亮相的IE9带来不少惊喜:比Firefox3.6更快的JavaScript引擎,几乎完全支持CSS3,硬件加速渲染引擎,支持HTML5……IE9估计将在2011年正式发布,大家都想知道,IE9能否挽救IE浏览器一再下滑的颓势,能否把微软重新推回浏览器市场的巅峰位置呢?
我从来不怀疑微软能够做出性能可以和Firefox、Safari和Chrome等匹敌的浏览器,微软猛将如云,只要真的想做好一件事,技术上不是问题。但是要赢得一场战争,光靠技术是不行的。

要赢得浏览器战争,不光要产品运行得快,还要发布得快。

IE隶属于Windows产品部门,工程师出身的Steven Sinofsky执掌Windows部门之后,就推行Functional Organziation。微软的工程师分为三种:Developer、Tester和Program Manager(名为Manager,但管的不是人),以往,微软的产品分为若干个小产品,每个产品有一个GM(General Manager),这个GM会负责这一个小产品的包括Developer、Test和PM的所有事务,实行Functional Organziation之后,整个Windows部门所有的Developer由一个人负责,所有的Tester由一个人负责,所有的PM由一个人负责,然后这三个人全部向Steven Sinofsky汇报,再没有中间的众多GM了,Windows 7的成功很大程度就得益于这种组织结构的变化。在Steven Sinofsky眼里,Windows既然是一个独立发布的软件,就没有必要分拆Dev/Test/PM的管理。

有趣的是,下属于Windows的IE部门却还有自己的GM,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IE可以独立于Windows发布,即使Windows 8不会在2011年推出,并不影响IE 9的发布。不过,这样并不意味着IE的开发会比其他浏览器灵活,从2009年发布的IE8到预计2011年发布的IE9,两年的时间还是显得周期太长。

我们看看其他浏览器的主要版本历程。

Firefox从2.0(2006年)到3.0(2008年)花了两年,再到3.5(2009年)花了一年,再到2010年的3.6又只花了一年,当然,这其中有的版本其实是在并行开发的。

Chrome在2008年发布1.0,半年之后发布2.0,又过了不到半年发布3.0,三个月之后又发布4.0。

发布得越频繁,市场增长速度就越快,因为能够频繁地获得反馈,也就能够更灵活敏捷地作出反应。这一点上,IE似乎先天不足,无法做到其他浏览器那样迅速的发布,所以,总有点跟着别人走的感觉。

至少IE还有Windows预装的优势,即使在欧洲被迫实行“随机浏览器选择”,但是只要技术上做好,市场公关到位,坐拥浏览器半壁江山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要让IE回归到统治浏览器市场90%以上份额的霸主地位,那就是不可能的。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5:40:33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